开篇语
街巷烟火从蒙尘的底片中苏醒,在数字光影里焕发新生。这些凝固着昆明城市共同记忆的影像,是岁月沉默的见证者。
依托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历史影像资料库,即日起,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与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联合推出“时光昆明”栏目,每周出版一期。
本栏目邀你一起在光影里,寻找老昆明故事,遇见旧时光里的自己,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翠湖畔,掩映着一座融中式典雅风韵与现代摩登气质的建筑——翠湖宾馆。它是昆明市为国庆10周年献礼的十大建筑之一,静静见证着昆明历史的变迁。
老翠湖宾馆矗立在翠湖畔。杨长福摄于20世纪80年代
翠湖宾馆于1954年筹建,1956年开业,位于五华区翠湖南路6号,因临近翠湖而得名。作为云南首家涉外酒店,它接待过众多国内外政界名人。宾馆外形由云南省设计院建筑师王敬堂精心设计成“飞机”造型,象征着经济建设的腾飞,刚落成便成为昆明城内最亮眼的建筑。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翠湖宾馆迎来了“接地气”的转变,它摘下“专属接待”的标签,开始对外营业。这一时期,翠湖宾馆成为昆明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一时间,金发碧眼的外籍游客、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络绎不绝。云南师大附中特级教师李永顺编著的《昆明的前世今生》一书中这样写道:一些勇敢的大学生把这里变成了“英语角”,跟外国人交流练习外语口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出国留学打基础。
1989年,建筑大师贝聿铭为翠湖宾馆的改扩建规划提供了专业指导。他不仅对套房安排、壁柜尺寸、卫生间大小、中式花窗的使用等细节提出系统性意见,更建议新建主楼外墙采用体现云南工匠技术的洗石子饰面,既留存建筑的朴素质感,又能与翠湖的自然景致和谐映衬,让现代建筑与本土风貌、自然景观形成巧妙呼应。
经过拆除重建,翠湖宾馆以五星级酒店的崭新面貌回归。刘建明摄于2004年
2003年,翠湖宾馆老楼拆除重建。2004年,翠湖宾馆以五星级酒店的崭新面貌回归,并引入先进设备和24小时管家服务,这座老牌宾馆跟上了新时代的步伐。
民国风扇形旋转楼梯是翠湖宾馆的标志性打卡点。开屏新闻记者 王宇衡 摄
如今的翠湖宾馆,气派壮观,馆内陈设精良华丽。24K纯金箔裱贴的天花以做旧工艺呈现出典雅贵气,巨大木缸中雕刻的贴金荷花栩栩如生,民国风扇形旋转楼梯成为酒店的标志性打卡点,A、B座连接通廊处的“昆明八景”贴金木雕以滇南传统工艺再现旧时春城风貌。
傍晚时分,翠湖宾馆与翠湖交相辉映。刘建明摄于2006年
历经69年风雨,翠湖宾馆依然是昆明的经典城市地标,是昆明人心中底蕴深厚且服务周到的老牌酒店。它不仅见证了昆明的发展和变迁,还始终与翠湖的波光柳色相伴,在每日的晨光暮色里,让新到访的旅客感受到春城的温润与诗意。
策划 邱滨 马艳琳
开屏新闻记者 周柯妤 王宇衡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