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一艘曾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百年商船里,欣赏非遗宫灯的流光溢彩吗?10月11日,广州首个水上宫灯展——“云山珠水·宫灯映华”罗敏欣广式红木宫灯作品展,在“南海神·广州日报号”的底舱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30余盏精美宫灯首次登上珠江游船,市民游客登船即可免费参观,在畅游云山珠水的同时,沉浸式体验岭南非遗的独特魅力。
市民参观罗敏欣广式红木宫灯作品展。
本次展览由客轮公司携手罗敏欣宫灯艺术工作室联合打造,是广式红木宫灯首次在游轮环境中与公众见面,超过30件精美非遗宫灯作品陈列于“南海神·广州日报号”的底舱,与船舱本身厚重的历史氛围相得益彰。展览通过实物、图文、多媒体及故事讲解等多种形式,系统梳理了宫灯的历史沿革,深度剖析其制作工艺,生动展现了传统灯艺与现代美学的碰撞交融。
据了解,广式红木宫灯素有“中国灯”的美誉,它完美融合了绘画、木雕与玻璃工艺三大传统技艺,自清代起便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本次展览旨在让这一古老技艺从静态的展厅走向动态的珠江,成为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移动客厅”。
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传承人罗敏欣在介绍展览特色时表示,除了展示大型精品外,她更希望向公众推荐一些“小而美”的宫灯作品。“以往大家可能觉得宫灯比较宏大,适合重要场合。但这次我们特意设计并挑选了许多小巧精美的款式,例如,雅致的挂灯、实用的台灯等,它们更适合现代的小家庭,价格也更亲民,目的是让非遗真正走进生活,让更多人能够轻松拥有并喜欢上它。”罗敏欣说。
独特的展览场地与精美的宫灯相得益彰,也为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游客王女士在参观后兴奋地分享了她的感受:“一走进船舱,就觉得氛围感很足,宫灯和这艘船特别搭。刚刚也现场体验了宫灯制作,尤其喜欢宫灯上的图案,画里都是岭南风物,比如芭蕉、荔枝等,用色都很讲究,充满了广府烟火味,这是一次非常特别的广州文化体验。”
游客现场体验宫灯制作。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3月10日,市民游客登船即可免费参观。来广州旅游,不妨登上海珠脉动的“南海神·广州日报号”,在摇曳的珠江碧波上,欣赏一盏盏宫灯点亮的历史与匠心,感受千年商都的古今交汇之美。
文 | 周亚君
图 | 谭札烽
编辑 | 方欢欣 王晓美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白云融媒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