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乐群”秉承着挖掘弘扬地域文化、推广开心快乐的人生理念为宗旨,实施每周日一次活动!2025年11月23日周日早上八点,“健康快乐群”每周日一次活动拉开了序幕,本次活动:徒步密川,赏何荣成先生打造的“徽州天梯旅游观光风景线”!
著名画家汪观清题字
密川,位于黄山市歙县昌溪乡昌溪村,原名密次坑,雅化成密川。密川坐落在三面环山之中,双溪拥抱着密川村,是一个绿水青山之宝地。密川是个方氏村落,密川很牛,清一色的方姓,即使是入赘的,也改姓方。密川距离昌溪2.5公里,一个山凹的村落,目前竟然有一百多人的常住人口,这又是一个牛!
密川村
密川方氏,隶属方氏佘坡派,佘坡派始祖方桂宋天圣元年(1023年),自歙县苏村迁淳安六都帮源,开枝散叶。南宋绍兴初年(约1131年)方庚、方文毅兄弟俩从帮源迁到佘坡,成为佘坡派的始迁祖。元末(约1368)方祖三从佘坡迁移到昌溪上村坦居住,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上村坦方氏整体搬迁到密川,或许跟传说中因蜜蜂引路有关,方祖三成为密川的鼻祖,算起来密川方氏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健康快乐群”同抗美援朝96岁的老兵方瑞林和方春芳老师合影于密川
随着八点钟的钟声,大巴车载着一车的歌声驶向昌溪。意犹未尽中,歌声戛然而止就到了昌溪。昌溪是我深爱的故乡,哺育我的地方。那清澈的昌源河、那有着五百多年的水口樟树林(沙墩),还有那横穿村子的三街,无不勾起我无尽的思念。还有我学生时代的光环“学习标兵”、“学习榜样”早已消失在昌溪中心的上空,如果不是小农思想左右着我家,大学毕业的我,也能翱翔天空,指点江山的栋梁之材。看着昌源河沙滩上的秋色,刷新了我对昌源河的认知,那举着长长芦花茫茫一片,又给昌溪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们弃车徒步密川,过去的古道已被崭新的公路替代,我们沿公路逆昌源河支溪而上。蔚蓝蔚蓝的天空,挂着“秋日”的白云,没有丝毫寒风,感觉不到已是冬季,在如同秋日下徒步平路,一身的惬意。
徒步密川
2.5公里一晃就到了密川,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土生土长的方春芳老师,他为我们讲解密川的人文地理。方春芳老师六十多岁,从歙县移委退休在家,一心为着家乡的公益事业默默奉献,修祠堂、新农村建设以及征地修路等等,这不,今天又为我们作讲解员。
方春芳老师在作讲解
经方春芳先生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密川的历史,知道了“方氏宗祠”桂林堂的发起人,是民国时期永兴保族长方荫堂于1935年发起的,1938年完工。
方氏宗祠
了解了方春芳祖父,一个黄埔分校——中央军校第三分校(江西于都)十六期毕业的抗战老兵方惟善,南昌战役、长沙第二、三、四次会战、衡阳保卫战都留下了方惟善英勇抗敌的身影。
黄埔分校方惟善
了解了,现在还健在的96岁的方瑞林先生,抗美援朝的战士。在那亟待休养生息、平定匪患的年代,伟人采用“一拳打得开,免得百拳来”的决策,果断出兵朝鲜,痛击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军,最后以我们的胜利结束了战斗,方瑞林先生就是其中一个。方瑞林先生打仗勇敢,曾获得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
抗美援朝战士方瑞林先生
了解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密川村在党支部书记方人贵带领下,荣获歙县“农业学大寨”先进村,当选安徽省“九大”党代表,后任昌溪公社党委副书记兼密川村书记。
方人贵
了解了很多、很多,最后在方春芳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方氏宗祠”、古建、破败的学校以及方春芳老师的老宅“永裕堂”。房子取名“XX堂”,那相当于宗祠之下支祠,承担着部分祠堂的职能。“永裕堂”清末建筑,雕梁画柱很是精美,可见方春芳祖上也是富庶人家,且在家族中地位显赫。方春芳老师的母亲,85岁的吴杏珠老人还健在,一直住在老宅,儿子多次劝解到歙县居住,无果。唉,老人对故乡那沉甸甸的眷念岂能是晚辈理解的?
母子情深
参观好密川后,我们拜别方春芳老师,踏上了去往何荣成打造的“徽州天梯旅游观光风景线”。何荣成先生1965年出生在上坝口,一个十几户人家小村庄,说它小村,可它的历史却不小了,已有五百年左右的时间。人们会纳闷了,五百年的村历史,怎么还是十几户?说来话长,何姓在《歙县志》里三大迁移到歙县中,都没有何姓,后经上坝人何宏日先生了解,山坝口何姓来自婺源县江湾镇大畈村何田自然村,先迁移在昌溪三眼井处。在宗族社会里,在强吴环视下,何姓不得已在明朝中叶迁至下坝口之上的“小基坦”,当时“小基坦”流传着“十八把裁缝”的故事,可见当时何姓是何等的旺兴,由于“小基坦”空间狭小,后移到现在的地方,还是由于空间小,好多何姓外迁。跌宕的村历史犹如何永成先生心酸的人生一样,他自幼父母双亡,是他哥嫂和上坝口村民哺育了他的成长。何永成先生15岁到绩溪打工,后回歙县,经过人生的几起几落,时间认证了他的实干和诚信,最终发展成现在数亿的资产。致富不忘国家,在三年疫情和抗洪中,何永成先生捐款、捐物、捐工累计超过一百万。为了回报家乡,何荣成先生五年来为家乡双源村脱贫攻坚、为老人和留守儿童献爱心达六十余万元。2020年为了家乡旅游事业,何永成先生自掏腰包二千多万,到广西雇毛驴队,去云贵购青石板,三千余里辗转是多么霸气手笔,建成了如今海拔都在五百米以上,如巨龙般的天上步道,堪称徽州第一天梯,被旅友称之为“徽州天梯旅游观光风景线”。
徽州天梯旅游观光风景线
“徽州天梯旅游观光风景线”,全程9公里,它串联了“文昌古道”双源村境内的坝岭古道段,开辟了一条经五龙尖、凤山、顶喜降三大山峰的风景线,新石板打造,昂首三大山峰,蔚为壮观。
天上的步道
我们今天要走的“徽州天梯旅游观光风景线”,只走凤山到小溪外一段。从密川走到“徽州天梯旅游观光风景线”一段,虽然早已被大家遗忘,但宽阔的泥路还没有被淹没,走起来并不吃力,更何况,起初行走在茶园中,景色也赏心悦目。
茶园中行走
两里多路我们就来到了凤山的“徽州天梯旅游观光风景线”,眼前豁然开朗,崭新的两米多宽的石板,沿凤山山岗依次排开,上通五龙尖下至顶喜降,视野极其开阔。
凤山岗旅游观光步道
步道顶着蓝天白云,仿佛一举手就能触摸,行走在“秋色”正浓的天梯上,斑斓的叶子和草,簇拥着天梯,远望群山斑斓的秋色,双目尽染。
“秋色”正浓
行走天梯,心中释放出所有的压抑,收入眼球的是伟人像、是群山起伏的秋色,那俯视下的密川、石潭、昌溪、周帮头和坝潭尽收眼底。我们经顶喜降观景台而下至小溪外,徒步至昌溪。
顶喜降观景台
中午在昌溪“古村农家菜馆”吃过午饭,小酒一杯,后坐车回家,“健康快乐群”每周日一次活动圆满结束。我是飞哥,歙县红色历史的活化石!下周日再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