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草原,仿佛被谁悄然掀开了一幅尘封多年的画卷,徐徐展露出它最本真的容颜。几场酣畅淋漓的大雨过后,天地间骤然清朗明净,万物焕然一新。绿意浓烈得近乎奔放,纯粹得不染纤尘,连拂面而过的风都沁着青草汁液的清香,丝丝缕缕,沁人心脾。这绿,并非浮光掠影的装饰,而是从泥土深处汩汩涌出的生命律动,如潮水般蔓延至天际,铺展出一片无垠的翠色海洋。
今年的草原,似得了上天格外的垂怜,美得恍若幻境——草是绿的,风是绿的,连斜洒而下的阳光也泛着青草般的柔光,将丘梁、田洼、小径温柔地裹进一张柔软如绒的绿毯之中。这美,不在画框之内,不在梦境深处,就在我脚下坚实的土地上,就在我血脉相连、土生土长的故乡。曾几何时,这般壮阔葱茏的景致,只在电视荧屏中惊鸿一瞥,遥远得如同传说,而今,我竟已身临其境,成了那画中缓步前行的人。我迫不及待地向草原深处走去,脚步轻快自如,心绪也如云般舒展。空气里弥漫着植物蒸腾而出的芬芳,湿润而微凉的风轻轻拂过面颊,宛如母亲温润的手掌,温柔地抚平了城市喧嚣刻下的每一道褶皱,也悄然拭去了心底积攒已久的疲惫与尘霜。
脚下是厚厚一层绵密的草毯,严丝合缝,不见半寸裸露的泥土。放眼望去,几乎全是同一种植物——它们约莫一尺多高,细茎柔叶,丝丝缕缕,彼此勾连缠绕,织成一张延展无边的绿网。当你踏足其上,脚底会微微下陷,随即扬起一缕淡淡的黄色粉末,如尘似雾,在阳光下轻盈飘散。走完一圈归来,鞋面与裤脚早已染上斑驳的秋色,那是黄蒿无声的馈赠——只要你曾俯身亲近它,它便以一抹金黄作记,如一句低语,悄然绣在衣襟上,也深深镌刻进记忆的年轮里。
老辈人唤它“黄蒿”。在这广袤的草原上,它比那些名字响亮的植物更懂得生存的智慧。它不娇贵、不挑剔,哪怕是在沙砾遍布的荒坡、干涸龟裂的瘠土,有它的种子跌落,就会悄然静候生机。一旦时节来临,它便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铺天盖地,席卷原野,以王者之姿宣告生命的回归。待繁华落尽,它亦无怨无悔,悄然退场。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写在大地上的生态哲思。
在干旱贫瘠之地,它能深根固土;在烈日狂风之中,它仍傲然挺立。它是荒原的先锋,是大地的修复者,用一身枯黄换取来年绿意的重生。即便寒冬降临,寒风呼啸,它依然伫立不倒,以干枯的躯干为草原筑起一道屏障,最终化作一场静默的馈赠,归还于泥土。它像一位守时的故人,悄然归来,又默默退场,把舞台留给新生的嫩芽与绽放的野花,以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轮回。我知道,这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绿,那一抹沉淀岁月的黄,还有那扑面而来的湿润气息,都不是虚幻的影像,而是真实可触的生命印记——它们就在我的脚下,就在我深爱的家乡。曾经只属于屏幕的美景,如今终于落在了我的眼前,落在了我的呼吸里,落进了我灵魂的深处。
▼
来源 :“红柳河”微信公众号(作者:陈万星)
编辑:李荣
校对:李由
审核:武文玲
终审:折海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