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深秋风物美
▓ 张澜涛
深秋时节的南京换上了季节的新装,红与黄组合的斑斓色彩,在天地间写满了浪漫的诗行,代表一个时节的繁华落寞,将秋意深浓藏着的温柔秘密,以自然风物的变幻为笔触,在南京大地上绘制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
十里秦淮秋意浓
当下正是十里秦淮秋意最浓的时候,徜徉漫步在秦淮河畔,看见阳光铺洒在如蓝丝绸布一般的河面上,泛起细碎而温馨的金光,听到一艘艘川流不息的画舫,突突突突的响声不时地传入耳际,涟漪推开了层层波浪的水纹,揉碎了晚秋的秦淮河沉睡的云影。
所有的画舫都集中在泮池里,南岸有明万历年间建造的照壁,北岸是南宋竖立的“天下文枢”牌坊,独一无二的标志,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镇宝之物。
画舫向东穿过文源桥、平江桥、文正桥,进入白鹭洲公园和东水关景区;向西穿过文德桥、武定桥、朱雀桥和镇淮桥,进入中华门城堡游览区。两岸的河房街景尽收眼底,尤其是芦苇在秋风里沙沙作响,青黄相接的穗子此起彼伏地摇晃不止,酢浆草的小紫花、蒲公英的小绒花星星点点地开放着,偶尔飞来的红蜻蜓,落在蒲公英的绒球上休憩,跟星点般的野秋花做着亲昵而又愉快的互动。
正目不转睛地欣赏着,忽闻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过来,原是一群孩童在跳岩边快乐玩耍,正在用树枝逗弄水里的一尾尾锦鲤,被急怒了的鱼儿纵身卷起飞溅的水花,打在他们脸庞和身上。他们银铃般的笑声就是这样被逗乐出来的。此情此景,定会深深地留在了童年的记忆中,能够成为他们长大了以后笔下的写作素材。
顶级的引人注目,当数身穿唐装汉服的妙龄女郎,风姿绰约地伫立在画舫一侧,手里举着绘有金陵十二钗人像的团扇,裙摆被秋风撩起了温柔的弧度,如同彩蝶翩翩起舞,此乃十里秦淮深秋里最美的风景。
柳丝凋零处,可见鸟雀在枝头上下不停地飞落,啁啾声惊落了几片银杏,像金箔一般打着旋转落在水边的石阶上,编织着深秋里秦淮河最为动人的野生画卷。
华灯初上时,似乎感觉少了些许夏日的喧嚣,画舫缓缓驶过来,桨声灯影里唯有秋风在低声地私语,仿佛在诉说秦淮河千年的故事:
桃叶渡的深秋依旧是王献之和桃叶深情地隔河相望,不变的男女声合唱“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的动人心魄的情歌。秦淮八艳里的李香君与侯方域,董小宛跟冒辟疆,寇白门同朱国弼等,分别在秦淮河畔那个不同的深秋里,演绎过的凄美的爱情故事。那是祖先们昨天还不懂得爱情需要忠贞不渝地维护和坚守、一辈子的经营才能长长久久的硬道理。
或许此时秦淮河的台阶上正开放的酢浆草、蒲公的英花,还没忘记评说和嘲笑他们曾经的所作所为,给桨六朝烟水、明清盛世的秦淮河带来的不悦和沮丧。从那时一直嘲笑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的,并且连带地嘲笑如今还在重蹈覆辙的蠢人,不管他们现在住不住在秦淮河畔,都是一样的凑效。
刘禹锡和杜牧尽情地回首秦淮河曾经的繁华和萧条: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演绎了一代六朝多少秋啊?十里秦淮不知愁的古风迷离,亦算是不同凡响的卓著情怀了。
时下的十里秦淮秋色秋意正浓,风里带着浓郁的凉爽气息,吹进了在她的河畔徜徉漫步的每一个人,并且于波光粼粼之中,分享到她千年深秋的绝色风华,使人无不为这条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深感骄傲和自豪!
石象路 头条图库
紫金山的深秋
微风轻拂,秋意漫卷。
在这个时光灿烂的季节,我们无比熟悉的紫金山收获了一年中最美的景色: 层层叠叠的红叶,如同一片片燃烧的火焰,照亮了峰峦和山谷; 银杏跟枫树缠绵交织,如此的搭配,成就了火红的枫叶与金黄的杏叶肝胆相照的美。
被上述迷人的景象裹挟和包围着的紫金山,披上了色彩斑斓的盛装,成为深秋时节大自然舞台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江南明珠。
曾记否,紫金山产生于比侏罗纪、白垩纪还要早的中生代时期,迄今已在虎据龙蟠的大地上巍峨地矗立了2.4亿个年头。
在这个之前它叫金陵山、蒋山、神烈山,西晋“八王之乱”后,晋元帝司马睿渡江南下时,望见此山紫气昭昭、氤氲弥漫,便将当时的人们叫着的“蒋山”改名为“紫金山”,哪知这一改,使得此名一直延续到今天没变。尽管有“钟山”的正名,还有伟人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的名句,但紫金山依旧是南京人最为熟悉的山名和称谓。
从漫长的历史层面而言,紫金山的深秋从中生代一直美到现在,它的那钟灵毓秀、妩媚斑斓的秋色图景也是没有改变过的。
紫金山从古至今的每一个深秋都是美不胜收的标杆式图景的展现,江南名山卓越的风采:
像大自然的笔墨精心描绘的油画,璀璨与火红的笔法涂抹的绚烂锦缎; 山路收到了深秋落叶分披的伴手礼,就此铺设原生态的地毯,踩在游人的脚下沙沙沙地作响,软软的、柔柔的、或轻或重地,像动听的秋曲那么富有节奏感和韵律,那么叫人舒心; 晨雾缭绕时,整座的紫金山仿佛浸泡在琥珀色的光晕里,尤其是中山陵那边的蓝瓦白墙,在美轮美奂林海中或隐或现着。
夕阳西沉时的紫金山,更有一番朦胧意境的美。可见最后一缕散射的光线,透过深秋疏朗的枝桠,那些悬在空中的梧桐的叶,顿时变成了明亮的火焰。而此时的山里传来归巢的鸟儿鸣叫声,好似把暮色一寸寸地推向了山脊和每个角落,以至于使其完全地笼罩在夜幕中……
玄武湖 头条图库
玄武湖的秋色
秋水静而湖面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深秋时玄武湖水澄澈如镜,曾经映照过三国周瑜英姿飒爽、羽扇纶巾的脸庞,映照过北宋王安石废湖为田的深思,映照过朱元璋在此建立黄册库的深谋远虑。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今同样澄澈如镜的玄武湖水,照映的是紫峰大厦的与紫金山的古今互动,映照太阳宫的穹顶的时代风采,和周边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每年这时候我必去的首选之地,莫过于玄武湖了,体验下这个曾经的中国皇家园林深秋时节的独家风采。
看见了洒落的无数秋叶,像一只只人工雕刻的小船,有金黄色的,有鲜红色的,也有深褐色的,自由自在地飘荡在宽阔的湖面上,承载着多情的秋意。仅凭这一抹秋色,即能体验到玄武湖秋深时的浓郁气息,这就足以使人思绪纷飞,心潮荡漾。
湖畔的枫叶是引人注目看点,与环洲的烟柳、樱洲的花海、菱洲的山岚之景,共同构成了玄武湖深秋多姿多彩的连环画。看那枫叶红的热烈而张扬,像为枫树穿上了一袭扎眼的红装,可以跟现代都市的红衣丽人媲美。
看见拂过的秋风,在湖面上留下笑纹一般的涟漪微澜,摇曳了岸堤芦苇的穗子碰撞的响声,为深秋如水一般宁静玄武湖,增添了几许萧瑟的美感。
深秋的玄武湖时有朦胧的烟气弥漫,像薄纱一样的雾霭,将整个湖面笼罩,恍若使人漫步徜徉在仙境一般的美妙。
与九华山毗邻的广袤无垠的荷塘,此时可见残荷肃立,像哨兵那样坚守在不忘初心地岗位上,虽然夏日的妩媚动人不再,但依旧能以倔强的姿态,诉说着它与秋的深邃与静美。
紫金山的轮廓并非是玄武湖白天里注目的风景,而是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时,湖面上泛起的那束稍纵即逝的波光,把它带进了画面,一起融景为水墨丹青的山水杰作。
珍贵的秋红——彼岸花
深秋时,随着荷花和凌霄花的凋零,能给季节撑场子的花真的所剩无几,比起春夏的万紫千红、繁花似火的盛景要逊色许多。
然而,在珍贵的秋红里,彼岸花的开放就像一抹胭脂搽在了深秋的脸上,有种被梳妆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美。
把彼岸花的花瓣叫做“丝瓣”更确切一些,其瓣红得浓郁而纯粹,如同将一团火焰缝在它的花托上,反卷着调皮地翘起来,像龙的爪和大闸蟹的螯,边缘呈现锦波状,可见它在风里漾出殷红色的光泽,尤其在灰暗的背景中,更显它独特而优雅的存在。
多年前,我曾在无锡寄畅园的园圃里,见到过成片开放的彼岸花,那铺天盖地盛放的花势,如天边飘来的一丛丛、一抹抹的红云,近瞅又像成熟的红高粱,密不透风地覆盖了坡地和花园,形成了活脱脱一片绯红的花海。
阳光下,那一丝丝稠密的花瓣,隐约反射着金边,像人工绣上去的那么精美动人,又像盘在姑娘秀发上鲜艳的花环,在微风里摇曳,散发着迷人的红色光晕。
从彼岸花的个体形态来看,它的花茎光秃秃地支撑着雨伞形的花朵,且触感柔韧,靠近时能闻到泥土与花混搭的淡淡的芬芳,正是百卉千花缺乏的味。
彼岸花还是一种寓意深邃的花,因花香飘两岸而名,有种唤醒前世记忆的旷味,我们今生呵护它,让它永不言败和凋零!
秋红里有彼岸花,秋天之幸,在揭开冬天的序幕里,彼岸花就那个是当仁不让的主持人了。
芦花颂
景随季节而变,可不是嘛,寒露一到,江海滩涂上、湖畔旁、溪水边的芦苇花全都白了。
芦苇是资深的草本植物,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就被写进了《诗经》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是古代人对芦苇的称谓,颇有含金量,至少比它现在的名字好听得多了。
芦花曾被词曲作家写成好听的歌,上世纪90年代的流行歌曲,以花为媒,颂扬年轻的服役军人忠贞不渝的爱情与家国情怀。走在当下有芦苇生长的地方,我们常能听到有人情不自禁地唱响这首经典歌曲。
随风摇曳的芦花,是秋意的释放与温柔施展的表现,传递了宁静与坚韧不拔的意志,用花姿轻舞、秋意正浓,乐刷存在感,表达这前世的缘怎能不在的深邃心愿。
豁达超脱的人,把自己无限的心事藏进芦苇荡里,让梦想跟随飘扬的花絮传到远方,使其思绪与诗意一道蓬勃盎然。
别小看了芦花的能耐和胸怀,它是深秋的沉思者,坚如磐石地守护着一方天地,不畏孤独与寂寞,即便落尽了花絮,仍在凛冽的寒风中等待春天来临时的复活。
夕阳下,芦花被笼罩在橙红色的光辉里,映现出一片片洁白如玉、温暖如春的海洋,光影交织成了动人而壮丽的诗行。
深秋时节是芦花最美的时候,花开若雪,如白云飘逸,又如棉帛一般铺满了江河湖海的湿地和滩涂,在微风中诉说着秋去冬来故事。
又到深秋叶落时
深秋的风是季节的导演,它能使任何一片落叶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尽情地摆弄它妖娆的舞姿,如同一只只棕色的蝴蝶落在大地上,留下深情接吻的痕迹。
落叶能语,懂得自己承载的是时光的印记,诉说离愁与回眸,片片都是岁月的故事,片片皆为轻盈曼舞、落地成诗的思绪和遐想,借用风的力量把它的灵动做到极致。
我以为落叶象征着生命周而复始的轮回与归宿,就是说,落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自然的轮回,更是它心灵深处对归宿的渴望。是啊,安稳着落,离别才能迎新啊!
邻里阿曼对落叶颇有见解,95后人懂得和悟到挺多。她说啊,落叶像一封泛黄的情书,在风的邮差的眼里,像泪水一样簌簌而下,每一片都镌刻着大树对大地的温柔告别。说的多好哇,估计要不了多久,她的名字会落在作协的花名册上,就凭她上述对落叶的那些感言。
不同的树有不同的叶,各有各的精彩纷呈。
你看呐,深秋里那金黄的银杏叶,在空中跳着最后的华尔兹,阳光透过它的叶脉,在大地上留下行楷般的落款,即便它落稳的时候,也没忘记献给大地数不清的金币。
红枫的叶是最贪婪的,把整个季节的相思染成了红色,只要轻轻的一个触碰,就会碎成漫天飞舞的蝴蝶和晚霞。
南京中山东路上的百年法桐,那宽绰得大如成人巴掌的叶,堪称秋叶的巨无霸,无论是在空中飘扬,还是降落在地面上,都带着响声,如旧时的收音机“沙沙沙”地播放秋日的私语,一片接着一片地诉说着岁月轮回的故事。
脚下踩过厚厚的落叶走过时,恍如踏在季节琴键的C位上,每走一步都能弹奏出好听而又酥脆的秋声。
提醒自己不能忘记白杨树的叶,它在北国秋光的大地上,落的慷慨而豪放,像用了金箔般的色彩美化大地,就连给它笼罩银辉的月色,也情不自禁地发出细碎的声响,像男低音在浑厚地吟唱。
再看看眼前正在风中旋转下落的叶片,多像无数只不知倦怠的蝴蝶,在它生命最末的终章里,不遗余力地用尽全部的力量,完成了它向人间深情而优雅地谢幕。
又到深秋叶落时,渲染时令氛围,落叶为大地倾情奉献了一个季节着装的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