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在上海天天对着外滩落地窗改方案、逛静安寺奢侈品店不眨眼的人,本以为丽江古城是网上吹的“发呆晒太阳的慢生活圣地”,前几天还听成都闺蜜吐槽说“现在全是卖义乌小商品的”,自己真踩点进去才发现——连青石板缝里都飘着“编彩辫不?鲜花饼现烤!”的叫卖声,半点儿“清静”影子都没见着。我在四方街刚挪了没五十步,就被问了四次要不要编彩辫,三次要不要买“祖传”银镯子,两次要不要进酒吧听“原生态”歌,还有一次硬塞鲜花饼试吃,烦得我赶紧往旁边窄巷子钻,心里直嘀咕:这跟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有啥区别?
说起来丽江古城底子是真不错,1997年就评上世界文化遗产了,住的大多是纳西族人,四方街原本是老辈人赶集换东西的地方,现在倒成了游客挤破头的“商业街”。古城里的流水是从黑龙潭引过来的,家家户户门口都绕着小溪,按理说该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可我瞅着水里偶尔飘着塑料瓶、纸巾,瞬间没了兴致。成都闺蜜去年来的时候跟我说,那会儿古城里的酒吧半夜还在蹦迪,吵得人睡不着,这次我去倒好点,好多酒吧改成了清吧,可架不住商铺多啊——卖扎染的、卖东巴文笔记本的、卖“牦牛肉干”的,一家挨着一家,连墙根儿下都摆着小摊。不过也能看着点变化,听说现在管控商业化,不让随便开新商铺了,还把些廉价纪念品店换成了卖本地手作的,就是真·手作太少,大多是机器印的东巴纸本子,问老板“这字啥意思”,人家支支吾吾说不上来,纯纯糊弄游客。
说到吃,我在古城里踩了个大雷!看见一家“纳西特色腊排骨火锅”,菜单上写着128块,想着来都来了尝个鲜,结果锅端上来,排骨没几块全是骨头,配菜就白菜土豆,嚼着还发柴,比我在上海云南菜馆吃的差远了。后来跟民宿老板吐槽,才知道正宗的得去新城,七星街有家开了十几年的老店,88块一锅,排骨堆得冒尖,还送三个配菜。我第二天特意打车过去,咬第一口就直呼“真香现场”——腊味特浓,萝卜炖得软烂,比古城里的“坑人店”强十倍!还有纳西族的东巴文,街上到处是写着东巴文的牌子,像画画似的,比如“福”字是一个人举着东西,看着挺新鲜,可我问了好几家店老板,没一个能说清具体意思的,合着就是个“打卡道具”。晚上想听听纳西古乐,门票100块,进去一看全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吹老乐器,虽然听不懂,但看着挺正经;成都闺蜜说她上次踩过坑,买的50块门票,里面混着年轻人瞎凑数,根本不是正宗古乐,所以想听的话得提前查口碑,别贪便宜。
住宿这块儿我也走了弯路,一开始住四方街旁边的民宿,晚上楼下叫卖声、游客笑声吵到后半夜,房间小得转不开身,一晚还敢要320块;后来换成七一街下段的民宿,离主街远,安静得能听见溪水声,民宿老板是土生土长的纳西阿姨,早上还端来热乎乎的青稞粥,配着她自己腌的酸豆角,一晚才200块,这性价比绝了!给大家提个醒:千万别赶五一、国庆去,我闺蜜去年国庆来,说人多到挪不动脚,民宿房价直接飙到600块一晚;最好选三四月份,天气不冷不热,古城里的桃花、梨花都开了,落在石板路上特好看,人还少。还有古城的石板路凹凸不平,别穿高跟鞋!我亲眼见三个姑娘穿细高跟崴脚,疼得龇牙咧嘴,穿运动鞋或平底鞋最稳妥。
对了,冷门景点必须提黑龙潭公园!就在古城北边,走路15分钟就到,门票50块,里面全是几百年的古树,清晨的时候,玉龙雪山能完完整整倒映在潭水里,蓝天、雪山、古树凑一块儿,拍出来不用修图都好看;就是得早去,我九点到的时候人还不多,十点半以后旅行团就全来了,吵得不行。要是想躲开丽江古城的人挤人,真不如去束河古镇,从丽江古城打车过去25块钱,里面还有老水磨房,纳西族老人在河边捶衣服,河边的柳树垂到水面上,坐着晒太阳能待一下午,比在丽江古城里跟游客抢路舒服多了。
我这趟下来算是看明白了:丽江古城的风景是真有特色,流水绕着老房子、青石板路带着年代感,跟上海的陆家嘴高楼比起来,确实新鲜;但要是想找网上说的“慢生活”,那得往小巷子或周边古镇钻,主街上全是游客和商铺,根本慢不下来。而且古城里消费虚高,吃饭、买东西都比外面贵一截,得会挑,不然很容易花冤枉钱。总的来说,丽江古城能去,但别抱太大期望,它就是个普通旅游景点;想体验真正的纳西族生活,不如去白沙古镇,虽然交通没那么方便,得打车过去,但更原始,镇上的老茶馆里,纳西族人围坐着喝茶聊天,那才是真烟火气。我下次再去云南,肯定直接住束河,再也不凑丽江古城的热闹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