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档访谈节目,主持人问,“人老了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有太多的人回答道,“是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却因为顾忌太多,没有敢尝试。”
的确,生活中的很多人总是畏手畏脚,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很少真正做自己喜欢做,想做的事。
但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丁先生,53岁的他却做了一件令大家惊叹不已的事。
原来,丁先生从深圳出发,沿着国道徒步1500公里,最终走回了安徽老家蚌埠。
是何原因让丁先生计划这次徒步?徒步过程中丁先生遇到了何种挫折?徒步结束丁先生收获了什么?
一起看看丁先生身上展现出来的勇敢和坦率。
说起丁先生,不得不从他的性格来讲。
在接受采访时,丁先生坦言道,“自己最大的性格特征便是爱折腾。”
而丁先生的网名也叫做丁哥爱折腾。
1972年,丁先生出生于安徽蚌埠,凭借爱折腾的性格,让他在初中毕业后便背井离乡,来到深圳这边打拼。
在深圳打拼的时候,丁先生也是各行各业都去尝试,寻找自己真正擅长的地方。
最初的丁先生只是在深圳那边打零工,后来渐渐地有了能力,丁先生也开始创业。
正因为在性格方面有优势,丁先生创业相对成功,如今丁先生已经53岁,已是一位成功人士。
是性格方面的爱折腾使得丁先生一路顺风顺水,本来以为如今的丁先生已经快步入老年,应该会有所收敛,成为一个听话的人,平平稳稳地度过往后的生活。
然而没想到爱折腾这个特点却贯穿丁先生的一生。
在不久前,爱折腾的丁先生忽然萌生了一个令周围人感到惊讶的想法。
丁先生亲口表示,“他想从深圳出发,沿着105国道徒步,一直走到1500公里远的安徽老家蚌埠。”
最初,丁先生萌生这样的想法自然得到了周围人的质疑。
现如今汽车高铁如此发达,甚至机票也并不算太贵。
上千公里远的路程便可以借助这些便捷的交通工具完成。
就算丁先生觉得拥挤,不愿意借助交通工具,丁先生有车,完全可以自驾。
远远没有达到需要一步一步走回去的地步。
况且这么远的路,走下去必定会耗费时间,不仅折腾人的身体,同时也会耽误手头的工作。
无论怎么看,都是一种性价比不高的选择。
但是没想到,一旦被丁先生认定了的事,他便会坚持完成。

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早晨,丁先生果真收拾好行囊,从深圳出发了。
丁先生行囊里所装的物品很简单,都是一些生活用品,比如牙刷,毛巾,几件换洗的衣物,还有充电器,钱包,身份证等。
都是一些必需品,别的丁先生都没带,因为一个人走在路上装太多的话会很沉重。
一个简单的背包,便伴随着丁先生朝家的方向,一步一步地往前进。
按照最初的计划,丁先生并不采取艰苦的方式完成这段旅程。
丁先生采取的是一种相对悠闲的方式。
一日三餐,丁先生一定会去就近的餐馆吃,让自己填饱肚子。
吃饱喝足后,才背着行囊小心翼翼地往前赶路。
夜幕降临,丁先生并不会搭一个帐篷,或者在野外露营,而是会选择住宾馆。
只有在经过一些山区没有宾馆时,才会找一块平坦的地方,简易地搭个帐篷,凑合一晚。
而最初的丁先生,也并没有定具体的到达日期,因为是靠双脚丈量这趟旅程,无法确定什么时候能完成。
正因为始终没有给自己施加压力,一路上,丁先生都很悠闲。

不过,谁的旅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经过广东和江西交界的地方时,丁先生还是遇到了一些挫折。
两地交界的地方正好是南岭,大多数是山区,条件不是很好,丁先生曾在经过这段路程时搭过帐篷,住得很不理想,期间还被什么不知名的小虫子叮咬了一下,身上长了个红包,好在在终于走出山区后,丁先生如释重负,轻松了很多。
一路上,有苦也有甜,丁先生从未想过退缩。
靠着一番毅力坚持了下来。
在经过49天后,丁先生顺利到达了蚌埠。
对于丁先生来说,这一趟旅程带给他的收获,不仅仅是一种成功的喜悦,还是完成目标后他对自身的认可,也是他发自内心地对自己的佩服。
同时,这趟旅程也成了丁先生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他意识到,即便自己已经快步入老年,却有着一颗自由的心,以他的年龄,仍然可以不受外界束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且顺利完成它。
在这个过程中,丁先生拍下了很多张照片,在一些特定的时刻,丁先生还用视频去记录,这些都会成为丁先生今后的财富。
这一路上,丁先生一点不像是在挑战某项任务,更多的是在享受当下,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丁先生深刻明白这个道理,并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丁先生的这一趟经历终究让我们明白,人完全可以活得随心,洒脱,坦率一些。
看着丁先生脸上流露出的灿烂的笑容,无不在激励我们,想做的事不要犹豫,不要在乎外界,不要顾忌太多,而是立马去完成它。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人老了,总会因为年轻时没能尝试想做的事,留下深深的遗憾,但如果有像丁先生这样一颗随性的心,遗憾便不会再被留下了。
即便上了年岁,也可以有孩童般的天真。
对此,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大皖新闻,2025年11月11日报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