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11月26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甘肃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打造,出台政策文件40余个;省人大常委会颁布9部地方性法规,作出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多部门互融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走向深入。
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第四次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线索4659条;礼县四角坪遗址等60多项重要考古发现,为实证中华文明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撑;建成全球最丰富的敦煌学信息资源保障中心,“数字藏经洞”上线共享,标志着甘肃省开启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数字化新纪元;262家博物馆、63家纪念馆免费开放,甘肃简牍博物馆成为全省文博事业发展的新地标。
文旅惠民利民深入开展,2024年全省博物馆接待游客3000多万人次,博物馆系列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超过1.1亿元,文创成为游客热选产品,众多非遗项目进入景区、街区,通过旅游活动传播了甘肃文化、融入了百姓生活。
全省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30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300个,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社530个,建成精品旅游民宿1422家,带动就业超30万人,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7.2亿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276亿元,带动了百姓增收致富。
今年1至10月,全省接待游客4.5亿人次、实现旅游消费3596亿元,同比增长8.1%、13.3%,接待入境游客37.02万人次、增长59.3%,文化旅游业发展成效显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