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阊门银胥门,这二个城门附近历史上曾经是苏州最闹忙的地方,阊门是红楼梦开篇提到的一等红尘富贵之地,当年繁华的西中市和山塘街至今仍然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但是四十年前同样繁荣的胥门地区却再也闹忙不起来,甚至有点静寂,热热闹闹的胥门地区好似永远消失了。
跟四十年前的阊门相比,现在增加了南浩街商业街和北码头民国建筑一条街增加了人流,最近二三年南新路的饭店六宜楼小欢喜都起来了,裕面堂也引流了许多外地游客来吃三虾面,因此阊门地区人流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特别是最近阊门城楼免费开放后)。
跟四十年前的胥门地区相比,胥门周边做了重大的改变,城墙城门东侧的厂家全部搬迁变成高档住宅区,城墙城门西侧拆迁后开辟了伍子胥纪念公园,原来能开车骑自行车通过的万年桥变成了景观桥,西侧建了一个大体量的城市规划馆和广场,泰让桥到开发大楼这一段搞了下沉式立交桥后道路两边的商家人流也减少了,平时这一块可以说冷冷清清,让人想起了曾经的冷水盘门。
四十年前胥门地区的菜场每天热闹闹忙,附近的传统店家生意兴隆,跃进电影院人流如潮,胥门地区的浴室连附近的农民都要来排队洗澡,城里养育巷和道前街附近的居民来这里买菜的阿姨川流不息,护城河里停满了从各个乡镇汇聚过来的疏菜船,连绵的船队有时把河道都堵住了,船上成群上岸的菜农到胥门来玩耍像过节一样,每家裁缝店的伙计忙得连午饭都没有时间吃。
遗憾的是银胥门在最近的十几年里彻底消失了(世界遗产大会开过后开始冷落),变成了苏州冷落冷清的城门地区,葑门有十全街和横街引流人群,相门有平江路历史街区仓街和仁恒新商业体引流,而伍子胥公园的人群还不如蛇门地区桂花公园多,那里有永不落幕的相亲会,胥门的冷落让无数曾经在那里居住和工作过的老苏州唏嘘不已。
有人说胥门附近的剪金桥巷古街马上要重新开街了,也许会给胥门地区增加人气,会增加一点点,但是毕竟附近的畅园和桃园不是每天免费对外开放的,小巷没有能真正吸引人流的王炸,小巷离按察使衙门有点远,跟平江路和桃花坞唐伯虎花园还是无法相比的。
跟四十年前相比,南门地区也比以前冷落了,原因之一是长途汽车站和轮船码头没有了,变化最大的是阊门西街,以前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热闹的程度跟葑门横街一样的,现在除了平阊园面馆有人停留外,整条街如死寂一般让人无法理解怎么会变成这样?
苏州有些地方地段原本不错,历史人文底蕴也有,政府也花费了巨量的改造资金,为何长期遭遇冷落,值得各界人士反思反思再反思!
(留言讨论苏州老街巷老底子的故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