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郭启朝
越南访问归来应邀来泉州,源于我的书籍《范蠡的中医药情结和伟大实践》等几个版权作品在这里召开的国际版权大会上展出。转机到泉州时天色已晚,我按着美团的指引找到了一家不止Not just民宿,民宿就在泉州西街的一个胡同里。我七拐八拐,拖着硕大的行李箱叩开那扇黑漆木门,门后竟藏着一片与巷外喧嚣截然不同的天地。
“你能找到这儿太伟大了,怎么不打电话让我去接你?”迎出来的女主人眉眼弯弯,语气里满是真诚的讶异。我笑着回应,原不知有接机服务,却也庆幸这七拐八绕的偶遇——胡同里墙缝间钻出的三角梅、窗台上摆着的手工陶笛、门楣上挂着的旧竹编,每一处创意点缀都让这段寻觅之旅成了意外收获。
叩开黑漆大门的刹那,时光仿佛在此刻慢了下来。小院不大,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温润,中央一方小水池里,几尾金鱼自在游曳,漾起圈圈涟漪。水池旁的大伞下,几张木椅围着古朴的茶几,几位旅人正轻声闲谈,茶香袅袅缠绕在空气里;另一角,一个旧木箱子改造成的茶台格外别致,配着原木椅子,透着不加修饰的古朴。斑驳的墙壁上爬着青苔,一株歪歪扭扭的竹子从墙根探出头,抽出鲜嫩的新芽,在暮色中透着倔强的生机。
进得屋来,小客厅的书香味扑面而来。一叠整齐的书堆在案头,既有介绍泉州历史的典籍,也有文人墨客的散文随笔。墙角立着老式算盘,案上摆着琵琶,墙壁上陈列的盆盆罐罐带着岁月的包浆,一台古老的留声机静立一旁,仿佛随时会流淌出泛黄的旋律。内屋角落,一架老掉牙了的老钢琴默默伫立,琴键上虽有磨损,却依旧透着典雅;
白色花瓶里,不知名的植物歪歪扭扭地长出新芽,与屋外的绿意遥相呼应,让这古朴的空间多了几分灵动。卧室门口的白墙极为简洁,墙面带着手工涂抹的肌理,中间画着一只小船,寥寥几笔却韵味悠长,让人不由得想起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过往,浮想联翩。
这些老物件褪去了昔日的光彩,却沉淀着岁月的厚度与人文的温度。指尖抚过算盘的木珠,仿佛能触到旧时商贾的指尖温度;凝视留声机的铜质喇叭,仿佛能听见老泉州的市井喧嚣。我忽然明白,古董之所以迷人,不在于其价值连城,而在于它们是时光的见证者,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与情感,让我们在浮躁的当下,得以回望过往,沉淀心性。
女主人给我泡了一壶普洱茶,醇厚的茶香漫过舌尖。得知我夜里需要写作,她二话不说便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送来,连充电器一并递上:“正连着网呢,你安心工作。”说完留下大门和卧室的密码,便飘然而去,没有过多寒暄,却让人倍感妥帖。
整个院子只剩下我一人,天渐渐暗了下来。屋外偶尔传来匆匆的脚步声、隐约的笑语声,提醒着我巷外步行街的繁华。好奇心驱使下,我关上院门,再次走进那条窄窄的胡同,转瞬便融入了另一个世界。
创意街的灯光闪烁,人头攒动,与方才小院的幽静形成鲜明对比。墙上醒目的“泉州”二字与“创意非遗”的标识随处可见,街头巷尾的文创小店灯火通明,手工银饰的叮当声、文创产品的叫卖声、旅人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一面墙上“我的心在泉州等你”的字样温柔动人,我驻足拍照,身后传来陌生旅人的招呼声,原来是两个美女和一个帅哥想让我帮忙合影。闲聊间得知我来自河南,她们笑着说同学也是河南人,几句家常便拉近距离,合影、加微信,陌生的缘分在这座城市悄然绽放。
她们得知我是冲着白岩松“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这句话而来,便热情推荐清源山的晨景与地道早餐,还主动提出愿当向导,兰英这个好听的名字,连同泉州人的热忱,一并刻进了我的记忆。
我跟着人流逛文创集市,尝了三味酥屋香甜的凤梨酥,在浊花醉小酒馆抿了一口鲜酿花果酒,酒液清甜,正如招牌上写的“天然好食材”,纯粹而本真。洪濑握记老店的烟火气、非遗银器铺的匠心独运、老泉州牛杂馆的醇厚汤味,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在惟香堂,我遇见了泉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工制香技艺传承人李春生的作品,各式香品香气扑鼻,手工制香的细腻与专注,让我感受到非遗文化在当代的鲜活生命力。
再次回到小院时,夜已深沉。关上黑漆木门,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庭院里只剩下金鱼摆尾的轻响与晚风拂过枝叶的沙沙声。此时的我,已没有睡意。思绪不由自主又回到泉州的街巷,回味着老街的古朴、古董的厚重、民宿的幽静与文创小巷的鲜活。渐渐的,我心中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泉州的魅力,不在于惊鸿一瞥的惊艳,而在于其深入骨髓的文化底蕴与从容不迫的生活节奏。这里没有过度商业化的浮躁,没有急功近利的焦灼,人们在古与今的碰撞中,过着诗意而踏实的生活。那些历经沧桑的古建筑、沉淀岁月的老物件、坚守初心的匠人、勇于创新的年轻人,共同构成了泉州独特的气质。
回望此生,从追逐名利的奔波到淡泊宁静的沉淀,我的心境发生了悄然的转变。在这个人人都渴望成功、追求速度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功利心裹挟,疲于奔命,却忘了生活的本真。而泉州教会我,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与地位,而在于内心的安宁与丰盈;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在于墨守成规,而在于在坚守中创新,在沉淀中生长。这家“不止民宿”的小院,既是歇脚之所,更是心灵的栖息地,它让我在喧嚣中寻得宁静,在浮躁中懂得沉淀。
我知道,泉州之美,我仅窥见一隅,但这一隅的风景与感悟,已深深烙印在心底,成为一份永恒的向往与反思。愿我们都能在奔波的岁月中,寻得一处宁静之地,沉淀心性,坚守本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活出属于自己的诗意与从容。而认识泉州,便从这不止Not just民宿开始,从这份藏在喧嚣里的幽静、守在岁月里的初心开始。
2025年11月23日夜于泉州
作者简介:郭启朝,汉族,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历史本科,先后任大河报主任记者,南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南阳市政协委员,南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范蠡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商业文化研究院财神文化研究中心顾问委员,《范蠡研究》杂志主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