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桂花香的时节,再次到来。
杭州将桂花列为市花,西湖边有满陇桂雨这样的赏桂景点,美食中有桂花做的糕团,亦有桂花酿的甜酒。
可到了偏居一隅的临安,桂花并没有受到朝圣般的追捧,只是作为一种普通的绿化树种,点缀在公园和道路之间。
成片的桂花,在临安恰似隐者,只有足迹踏遍,方能寻觅。
临安以多山著称,远的姑且不论,就是城区周边,就分布着一众可供休闲的小山。其中,玲珑山和功臣山蜚声在外,化身为吴越文化的载体。西径山是收费景区,免费的呼声从未停息。唯有这大梁山,紧贴烟火红尘,却又保持着遗世独立的清幽。
大梁山中
大梁山,又称大朗山,坐落在临安城北,一旁就是汽车北站与浙皖农贸城。山的外面没有显眼的招牌,只有在临安长久定居的人才知道它的所在。
入口的上坡,一直都给人荒芜之感,曾经这里成了工程大车的免费停车场,界面一度杂乱。现在收取了停车费,路面逐渐清爽起来。
大梁山,说不上是景区,又很像个景区,亦不在景区统计的列表之内。这里属于山下西墅村的地界,村里花钱,对山上进行了初步的打点,使之有了健身游走的初步条件。
山中亭台
整座山不大不小,一条环线将其串联。山路平坦,用沥青修筑,路面修得有点糙,但胜在开阔,坡度也很平缓,老人小孩行走其间,不会过度吃力。山路沿线,凉亭、茶馆和公测都有设置。尽管这些都是寻常山景的标配,在临安灿若星辰的山地景区中不算出众,但对一个村来说,能做到这样,绝对是壮举。
山中茶舍
比起游人络绎不觉的玲珑山,大梁山是一处冷门去处,这里妆点得没那么精致,环境更为清幽,野趣更足。整座山转一圈,耗时大概一个半小时,与爬玲珑山相差无几。
最近几日,冷风过境,天色阴沉。经历了史上最长时间的酷热,冷空气的来袭,让江南一夜入秋。在杭州,第一缕秋风总是最先吹到临安。这样的天气,最是舒爽,一年中也遇不到几天。山道上,游人疏落,有老友相聚爬山,也有亲子家庭来城边寻味野趣。
不期而遇的昆虫
陌上花开,缓缓归!钱王的那句千古情话,在外地人看来,是极致的浪漫,在本地人看来,直叫人无感。艳不求名陌上花,在杭州那样傲娇的城市,需要用姹紫嫣红的繁花来衬托气质。到了原生态的临安,则不需要这么做作,几朵小花,长于山野,与无尽的绿意配色和谐就好。
山中菌菇
正如这大梁山上,冬日的寒梅,春日的杜鹃,都是零零星星,我行我素。这就够了,山花之美,不一定要如火如荼。几许点睛之笔,足以描摹意境。
山中野花
不同凡俗的,是这里的桂花。大梁山的桂花,系人为栽种,环线的两旁,每隔三米就有一株,排列得颇为密集。由于种植年份不久,桂花的植株都比较细,不及别处的高达粗壮。山道上的桂花,胜在数量众多,且与山野的清新浑然天成。
山道两侧,遍植桂花
同样的桂花,长在烟火之间,会自带凡俗之气,香气特别浓郁。而生于山涧之中,则会有空谷幽兰一样的淡雅,只按自己的节奏开放,不会刻意讨好人间。
大梁山的桂花,正是如此。去年国庆,山上桂花已经悉数开放,行在山道,幽香真正扑鼻,绵延一路。今年国庆,烈日依旧高悬,气温在节后才回落下来。前几日踏访,树上已经长满了细小的花苞,只待凉爽得再久一点,它才会释放自己。都说花开如期,今年乱了节气,桂花不得不推迟绽放。将开未开的桂花,积蓄了更多的能量,今年的桂香,或比往年更为醉人。
亭与桂,如影随形
山路回环曲折,桂花如影随形。五里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香气相伴,行走也不觉得累。山路上,可以眺望远处的群山叠翠,阴天更显跌宕磅礴。俯瞰山下的衣锦城,贞静饱满中不乏沉雄气势。天朗气清时,合适的位置能望见东面的青山湖。
山下的临安城区,有魔幻的视觉
环线一圈走完,就像对时光的回眸,对城市,对自己,都有新的感悟。一年一度的山中桂花,犹如时光的刻度,记录着一座古老县城的古韵新声。
总会路过一个涵洞
在桂花主宰的时节,临安的山里估计不会让人失望。游走大梁山,花费的时间恰到好处。如果意犹未尽,可以在山下的大梁山庄吃顿晚餐,临水包厢足够享受山城交融的风情;亦可在农贸城里转上一圈,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品味浙西山城的三餐四季。
位于环线原点的大梁山庄
其实,临安的每个打开方式,都会在不经意地方,以很朴素的方式。小城的惊艳,并不显在表面,而是透在肌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