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腿脚不便的市民,在摩星岭景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借助新开通的无障碍升降平台圆了重阳登顶梦——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广州白云山上演的这暖心一幕,为全城火热的登高活动注入了温暖的底色。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节日当天,白云山、越秀山、帽峰山等传统登高点上人气大旺。截至29日12时,广州市11个点累计登高197156人次。五彩风车在山道上沙沙转动,欢声笑语在林间回荡,延续着千年民俗的生机与活力。
人山人海,传统民俗在笑语中焕新彩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登高祈福是广州人过重阳最富烟火气的活动。在白云山,蒲谷景观廊道旁静听水声潺潺,“白云晚望”千里平原美景尽收眼底,摩星岭上万木葱茏,观光栈道扶梯宛如光绸悬于云海之间,更为登山之路增添了现代气息。记者看到,山顶广场、摩星岭等热门点设置的节日打卡装置前,市民游客自发排队,争相定格佳节美好瞬间。
“算是特意为了重阳这个传统来的,感觉很有仪式感。”摩星岭上,蔡先生表示,他平时工作忙碌,乘此机会来亲近自然,换换心情。而让他感到惊喜的是今年山顶的新变化:“今年的布置特别用心,我最喜欢那个‘扫码亮灯’的活动,扫一个,点亮一盏‘好运’灯,参与感很强,我们年轻人都很喜欢这种互动。”他的感受代表了许多同龄人——传统节日正以更时尚、更互动的方式,吸引着年轻一代参与和传承。
而这份“新意”背后,是景区精心的准备。白云山摩星岭景区管理中心主任郭泽平介绍,今年重阳,景区设置了大型花卉和动物彩绘、寓意福气满满的金花木棉地面彩绘,而在广受好评的“扫码亮灯”互动,388盏满载祝福的灯盏几乎在重阳前夜就被热情的市民一一点亮。
越秀山上同样游人如织,市民纷纷登上百步梯“打卡”中山纪念碑、四方炮台、五羊雕像等景点,脚下是蜿蜒山路,两侧为斑斓林木,登顶远眺,越秀的古韵、天河的繁华等城内风光尽收眼底。
全力守护,平安有序背后是城市温度
涌动的人潮背后,是一座城市周密而温暖的守护。广州市成立了由市林业园林、公安、交通、卫健、应急等20余个部门和各区组成的重阳登高安全保障指挥部,全力守护这份传统的“烟火气”。
公安部门投入2500余名警力,在各登高点入口、步道狭窄处、山顶广场等关键节点定点值守,实时监测人流密度,通过“单向通行、分段疏导”避免拥堵;交通部门针对白云山、广州塔等重点区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加密周边公交线路运力,开通“地铁+公交”接驳专线,并在地铁站出口设置登高指引牌,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卫健部门在各登高点设立46个临时医疗点,配备救护车、AED设备及急救药品,安排医护人员24小时值守,为市民提供血压测量、外伤处理等服务;应急、消防部门在登高点周边设置43个应急救援前置点,配备消防车、应急照明设备,备勤380余人;组织370余人巡查森林防火隐患,严查火种带入,确保零火情风险。
服务中的细节,更处处体现着城市的用心:社区志愿者在登山口设立的“敬老服务站”,市林业和园林局在登山步道沿线布置指示标识,在山顶广场设置“重阳民俗展示区”等,均与那位借助无障碍装置圆梦的市民故事一起,共同书写了今年广州重阳节的动人篇章。
据统计,截至29日12时,全市11个登高点累计接待市民近20万人次。最终,所有登高点均未发生安全事故、治安案件及火情,实现了“平安、有序、文明、祥和”的目标。夜幕降临,登高市民尽兴而归,古老民俗在现代城市的精准保障与人文关怀中,温情流淌。
文|记者 孙牧
图|受访方提供
编辑:王敏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