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西部,静卧着一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古镇——火井。文井江的支流盐井溪潺潺流淌,将古镇温柔守护在水边千年,山清水秀,草木葱茏,古朴的青瓦房、木板壁引人入胜,将人的思绪接引到从前。
HUO JING
火井古镇之名,就是源于世界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历史。早在汉代,先民便在此发现从井中喷涌而出的天然气,并用以煮盐。西汉文学家扬雄在《蜀王本纪》中已有“临邛有火井一所……井上煮盐”的记载。相传蜀汉丞相诸葛亮曾亲临视察,改进制盐工艺,“刳斑竹以导气,引井火以煮盐”,奠定了蜀汉盐业基础。古镇入口处立有“汉代古火井”石碑,其旁六角井口的古火井遗址,至今仍在无声诉说着这段灿烂的科技史诗。
山灵水秀的火井还养育出“中华第一女状元”黄崇嘏,这位五代前蜀时期的才女的事迹被传为佳话,后来还成为黄梅戏《女驸马》的人物原型。至今,这里还有纪念她的崇嘏山、崇嘏塔和状元桥。
火井古镇如今的结构并不复杂,大多数古建筑和老房子都集中在长约1.5公里的河北街。街道两旁,旧时川西常见的木结构小青瓦房屋错落有致,古朴的木架房、陈旧的木板壁、可灵活拆卸的木板门,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古色古香。
平日,老街幽静宜居;逢农历三、六、九的“赶场天”,四村八乡的人涌入老街,竹篾器具的叫卖声、美食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原汁原味的市井烟火气。
漫步老街,可见多座古桥连接两岸,如九龙桥、腾龙桥、回龙桥,它们不仅是交通纽带,也是居民纳凉休闲、俯瞰流水清韵的好去处。
盐井溪旁生长着许多古老的黄桷树,它们穿越过百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盘根错节,默默守护着古镇的宁静岁月。
在河北街东首,一座名为“海屋”的建筑尤为引人注目。海屋建于1934年,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式民居,四周齐檐高的青砖厚墙将其包裹得严严实实,高大气派的门楼、西式花窗做工精巧。
步入其内,结构更为精妙:平面呈二进“日”字形四合院,暗道、楼梯迂回曲折。
海屋早些年是卫生院,后来成为尔玛民俗博物馆,展示着羌族同胞使用的陶器、瓷器、铜器、民族服饰、生活用具等。
火井古镇的韵味,也藏在它的美食之中。得益于优良的生态环境,这里的美食充满地道风味。
河北街上的长生羊肉,吸引了许多好吃嘴驱车前来。羊肉汤锅选用本地散养麻羊,没什么膻味,好的食材并不需要复杂的调味,香菜、小葱、青红椒等简单的调料便能突出食材本身的鲜美。羊汤奶白,羊肉鲜嫩细腻,肥瘦适宜,一口下去,巴适得板!
每年的玉米收获季节,新鲜玉米制作的玉米馍馍清香四溢,勾得人馋虫都要出来了。
这里没有过度商业化的喧嚣,只有时光沉淀的宁静与真实。若你想寻觅一处能慢下来、感受原汁原味烟火气的地方,火井古镇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交通指南
自驾导航:邛崃火井古镇
公共交通:乘高铁至邛崃站,在旁边的邛崃客运中心换乘“邛崃高何线”在“火井井江路站”下车
-EN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