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山河铺秋
邛崃迎来了满溢的秋色美景
在邛崃的山水间
藏着两座沾着岁月温气的古镇
「平乐古镇」&「夹关古镇」
江水流过平乐的青石板,携起川西烟火
茶香漫过夹关的老巷陌,裹着温柔茶韵
这个秋天,正好去寻这份悠闲
PART
01
平乐古镇
白沫江绕出来的川西水乡
踩着青石板走进平乐古镇,最先遇见的是白沫江的绿。江面映着蓝天白云,七孔的乐善桥横卧其上,桥洞圈住的不是水,是一帧帧会动的画:水面漾起细微波纹,阳光透过桥身的缝隙洒下,茶馆里飘出的茶香,混着江水的潮气,刚吸一口,整个人都像浸在这温润的气息里,慵懒又惬意。
沿江的吊脚楼是古镇的水乡魂韵。青瓦房屋紧挨着水面,屋檐垂着红灯笼,风一吹,灯笼悠悠晃动。此时若能在楼上围坐聊天,望着江面粼粼波光,连时光都会跟着慢下来。
若想感受古镇的烟火与匠心,不妨往深处的街巷走。两侧古意盎然的木楼矗立着,雕花木门、木质回廊透着岁月打磨的温润,为老街添了几分雅致。石板路旁,一盆盆绿植生机蓬勃,将街道衬得清新又鲜活。
转个弯,就能看见平乐竹编的匠人坐在门口,身旁摆着成捆的竹篮、竹筛等竹编作品,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竹香,静静守候着这延续多年的老手艺。
到了饭点,一定要尝平乐的烟火味。奶汤面的汤熬得鲜香扑鼻,喝一口满是醇厚;再配一碟红油钵钵鸡,鸡肉嫩弹,吸满着辣香,鲜意顺着舌尖往喉咙里窜,回味里全是满足。
傍晚的烧烤摊最是热闹,刚烤好的鲜虾透着油亮的红,虾壳边缘微微发脆;旁边的五花肉还在滋滋渗着油花,裹上本地辣椒面,撒上葱花,一口鲜一口香,满嘴都是秋天的惬意与满足。
等暮色渐渐漫上来,白沫江两岸的灯笼便次第亮起。乐善桥上挤满了看夜景的人,江水映着红光,像撒了一把碎星。晚风轻拂,裹着秋日特有的清爽,携着江水的清润气息,还带着人们的笑语。这一刻的平乐,没有喧嚣,只有温柔。
PART
02
夹关古镇
秋日茶香里的慢活日常
若说平乐古镇是“江水绕出来的水乡”,那夹关古镇便是“茶香浸透的古镇”。这座被群山环抱着、白沫江穿流而过的“两山夹一江”古镇,藏着秋日最鲜活的茶事与家常记忆。如今,秋风吹过山坡,依旧能把满山茶香送进老巷深处,让每一步行走,都浸在温柔的茶韵时光里。
秋日的夹关,最先撞进眼里的是茶园的绿。山坡上的茶树一垄垄顺着山势铺展,翠绿的嫩芽顶着晨露,在阳光下泛着鲜活的光。
沿着田埂走进茶园,指尖轻捻就能摘下带着秋意的茶芽,风拂过枝叶时,清甜的茶香裹着微凉的空气扑满脸庞,连呼吸都变得清爽起来。
若想留住这份秋鲜,不妨跟着茶农学炒茶:先把铁锅烧得升温,再将刚采的鲜叶倒进去,“刺啦”一声,茶香瞬间炸开,翻炒间,青叶慢慢蜷缩、变褐,最后揉成条索分明的秋茶,握在手里满是烟火气。
逛夹关的老街时,目光总会被江上的景致牵走。白沫江穿镇而过,将古镇分为南北两岸。秋日的江水格外澄澈,江面上横卧着几座石桥,桥身被岁月磨得泛着柔光,偶尔有行人慢悠悠踏过,身影映在水里,随粼粼水波轻轻晃荡。沿岸的吊脚楼也独具特色,几缕薄雾在江面上轻轻飘荡,宛如浸了秋意的一幅江南山水画。
沿江而行,若想歇脚,不妨到江边的茶馆坐一坐,沉浸式享受一杯秋茶的惬意。茶馆临水而建,江边空地上摆着竹椅木桌,选一处坐下,抬眼就是白沫江的澄澈江面,岸边的秋景都能一并收入眼底。
茶座上放置一盏粗瓷盖碗,老板奉上刚炒的秋茶,热水冲下去的瞬间,茶香便漫开来,揭盖抿一口,茶汤清亮,入口是淡淡的鲜爽。
到了饭点,夹关古镇的“夹关四绝”是绝不能错过的美味,每一口都裹着秋日的家常暖意。
软而不粘的肉汤圆,咬开便是鲜香油润的肉馅,暖沁肠胃;用半肥半瘦的猪后腿制成的烟熏肉,口感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老少皆宜;嫩而不腥的过江鸡,蘸上鲜辣红油,鲜劲直窜舌尖;还有晃悠悠的嫩豆花,浇上秘制调料,豆香混着辣香格外勾人,简单一口就满是古镇滋味。
夜里的夹关,藏着秋意里独有的静谧。站在江边望去,两岸吊脚楼的灯光勾勒出柔和的轮廓,轻轻映在水面上;江水被这暖光染得泛着细碎粼光,连漾开的波纹里,都裹着一层温柔的暖意。这样浸着暖光的秋夜,没有喧嚣,只有温温柔柔的光韵,让人只想静静多站一会儿,全心沉浸在这夜色美景里。
平乐古镇用一江碧水,盛着川西烟火
夹关古镇以满山茶香,裹着岁月温柔
这个秋天,不必走远
来这两座千年古镇,把日子过成诗
-EN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