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
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也是记录港城生态变迁的活文物
连云港市现有古树名木共715株
散生古树527株,名木55株
古树群5个(133株)
树龄最长的古银杏有1300多岁
它们用虬枝密叶绘就一道道独特风景
用千姿百态诉说岁月流转
讲述着无尽的动人故事
连云港古树名木按保护级别划分
1一级古树(500年以上)60株
2二级古树(300年至499年)70株
3三级古树(100年至299年)397株
古树名木是港城“原住民”
每一株古树名木
都是一部绿色史书
近日
江苏省连云港市“孔望山摩崖造像·古流苏”上榜
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
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协同保护对象
孔望山摩崖造像位于孔望山西侧的一面崖壁上。石壁上雕刻着大小不一、“仙”“佛”并存的各类造像105尊,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佛道教题材摩崖造像群。据考证,其为东汉年间的文化遗存,将我国摩崖造像的历史年代追溯至东汉,比敦煌莫高窟的佛教造像还早约200年。
古流苏树生长于孔望山风景区龙洞庵内,学名“流苏”,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脉的乡土树种。该树植于南宋时期,至今已历经约830载风雨。每年四月底五月初花期盛放时,远望如山中祥云,近观似白雪覆顶,清丽宜人,蔚为壮观。
▲
为系统保护这些“绿色遗产”,江苏省连云港市持续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全面摸清资源底数,并完成登记、建档、入库工作,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同时,江苏省连云港市通过制作悬挂标识标牌、建设古树名木信息查询系统、完善扫码解读功能等措施,提升信息化与精细化管理水平。
对部分长势衰弱或濒危的古树,江苏省连云港市邀请专家现场“会诊”,制定“一树一策”抢救方案,根据其生长情况采取施肥、除草、填堵树洞、加固、支撑、围栏、疏枝、培土等方法,进行了保护性抢救复壮。近五年来,全市已累计对27株古树和3个古树群实施抢救复壮,有效守护了这些珍贵的自然与文化“活化石”。
接下来
江苏省连云港市将加强古树名木的
动态监测与日常养护
深入挖掘其承载的历史与人文故事
讲好古树名木背后的地方文脉
营造全民共同保护的良好氛围
让古树名木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编辑:小G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