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十一假期已经过去,回看成绩单,忽然间发现,贵港的文旅有些静悄悄的感觉,城市里显得有些落寞,留在城里的人们,不是逛街宅家,就是吃个饭,聚个餐,好像就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一般。
与此同时,说起贵港旅游,人们更多的是提到下辖的桂平西山或者平南的北帝山。对于市辖三区的景点或者风景,却少有人提及。是因为贵港市辖三区的文旅没什么看头吗?
其实,贵港的文旅资源还是非常深厚,非常有料的,无论是历史人文资源,还是自然景观,都值得去挖掘和展现,助力贵港文旅发展。比如说贵港旧八景中的怀城紫水,思湾夜渡,南山米洞,北岭仙棋,铁巷朽榕,莲塘夜雨,西山方竹,东井渔歌等。
虽然说有几个已经消失成为了传说,可是南山米洞,北岭仙棋,西山方竹,东井渔歌还在,加上新时代的一些出现的一些景观,加上博物馆,大南门等,对于贵港来说,可以让人感受历史和游玩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加上乡村游等,留客经济大有可为!
除此之外,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贵港的工业一日游也是值得开发的。比如港口产业,比如电动车生产基地等,要是有参观路线,不但让人可以了解贵港的发展,也会激发很多人对于家乡建设的热情。
简单来说,贵港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需要提振文旅方面的底蕴,这样有利于城市形象的完善,更能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新气象!
然而,要让这些文旅资源真正"活起来",光靠静态的景观展示远远不够。在当下体验经济时代,贵港需要打造更具互动性的文旅产品。既能保留文化根脉,又能吸引年轻群体。
在工业旅游方面,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成功经验。贵港的电动车生产基地完全可以设计成"未来交通体验馆",让游客试驾最新款电动车,了解新能源技术;港口则可以开放观景平台,配合VR技术展示货物从装卸到远航的全过程。这种"可触摸的工业文明"不仅能增强城市自豪感,还能成为生动的科普课堂。
更重要的是,贵港需要建立全域旅游思维。把分散的景点像珍珠一样串成项链——比如设计"郁江文化走廊",将大南门古码头、博物馆、东井渔歌等沿江景点有机串联;开发"寻味贵港"美食线路等。当历史、景观、美食、民俗形成完整的故事链,游客获得的就不再是碎片化体验,而是对这座城市的立体认知。
文旅振兴的关键在于讲好城市故事。贵港既有千年古郡的厚重,又有工业新城的活力,完全可以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岭南江城"新形象。当市民能自豪地向客人介绍"我们贵港有什么",当游客能在社交媒体分享"我在贵港发现了什么",这座城市的文旅产业才能真正破圈生长。
不然光拿下“桂林郡遗址”,对文旅提升没什么效果,又有什么用?“留客经济”更能体现出一座城市的软实力!
当工业文明遇见山水诗意,当古老传说碰撞现代科技,贵港文旅完全能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重要的是保持定力,不盲目跟风网红项目,而是深耕本土文化基因,让每处景观都成为讲述城市故事的活态展场。毕竟,真正打动人的从来不是雷同的风景,而是独一无二的城市记忆。
贵港应当利用好这样的优势!
贵港加油!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记,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