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我们邀请您完成一场特别的6.6公里奔跑。这不仅仅是一场赛事,更像一次穿越两千年的时光探秘。您将告别千篇一律的城市柏油路,在世界茶文化发祥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蒙顶山自由驰骋。
在这里,古树与茶畦相伴而生,千年古道在脚下蜿蜒。当您的脚步踏过这片土地,仿佛能直接触碰到古代先民的农业智慧与自然共生的脉搏。参与其中,您收获的将不止是完赛的成就感,更是一份独特的身份认证—成为这座活态文化遗产的亲身探索者。
蒙顶山茶文化系统
四川农业文化遗产探秘
四川省蒙顶山茶文化系统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
2017年6月,“四川名山蒙顶山茶文化保护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山区全力推进蒙顶山茶文化系统保护与发展工作,维护系统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以及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
名山区的茶园宛如大地指纹
四川名山蒙顶山种植茶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严道(今名山区)人吴理真开始在蒙顶山五峰间栽培种植茶树。
蒙顶山茶亦为茶中珍品,唐玄宗时已被列为贡品,作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一千一百六十九年而不间断。
蒙顶山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境内核心茶园保护区保存有茶树种质资源3000余份,育成茶树品种300余份,选育茶树品种22个,其中,“名山白毫131”和“名山特早213”属国家级良种。
蒙顶山茶珍贵稀有,屡获国际大奖。2017年,“蒙顶山茶”被评为“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蒙顶山是“茶树良种宝库”,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蒙顶山茶种植栽培过程中注重茶树与农作物间作,当地千百年来一直采取茶园与林木间种的方式,台地梯壁种草护土。
茶叶采收后割草,覆盖或埋入茶园行间;未封行的茶园和幼龄茶园行间套种一年生绿肥,有效防止养分蒸发和水土流失。
茶林间作
茶区生物多样性丰富,覆被良好,茶园采取“茶+贵木”“茶+果”等立体种植模式,推广“茶-林-绿肥”复合栽培模式,实施“猪-沼-茶”等模式,实现了养分循环、美化环境、提高品质等目标。
传统制茶流程工艺组图
蒙顶山茶的制作技艺,西汉时期即初具雏形,明清时期改蒸为炒,改碾为揉,改团为散,使蒙顶山茶的外形内质为之大变。蒙顶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蒙顶山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龙行十八式”的茶艺,程式考究,规矩严密,自成一派,对我国古代茶道茶艺的形成和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历史上蒙顶山茶历经蒙顶石花、蒙顶黄芽、玉叶长春、万春银叶、蒙顶甘露,形成了绵延千年的名茶系列,历久益彰。依托茶形成的川茶文化积淀厚重,历久弥香。同时,以名山为起点的“川藏茶马古道”现已成为重要历史文化古迹。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四川乡村品牌研究院
10月19日
让我们相约蒙顶山
共同书写一段
属于蒙顶山的健康与文化记忆
活动信息
▍活动地点: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景区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19日8:30
▍报名时间:2025年9月16日10:00(报满即止)
▍活动项目及规模:
“无畏挑战”赛区—赛程长度:6.6km(挑战组300人)
注:挑战组9.3公里,依据赛道设计6.6公里冲线完成赛道挑战比赛,冲线后完成计时统计名次,剩下2.7km的下山路段为自由徒步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方可确认赛道冲线时成绩)
“茶香拾趣”赛区—赛程长度:5.8km(健身组500人、亲子组700人)
▍活动线路:
挑战组:蒙山路(起点)-十里梅香茶源小圳-高山庙-蒙顶山水井沟景观台-蒙山石刻-石笋题刻-禹王宫-天梯古道打卡点-天下大蒙山碑记-天盖寺(终点)
健身组/亲子组:蒙山路(起点)-十里梅香茶源小圳-高山庙-蒙顶山水井沟景观台-蒙山石刻-石笋题刻-禹王宫-天梯古道打卡点-天下第一壶(终点)
▍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7738258451
官方邮箱:bjjianyou@126.com
官方公众号:「绿跑中国全民健康大赛」、「HQJY环球健友」
来 源:赛事组委会
编 辑:魏 洁
责 编:黄 浩
审 核: 李晓阳
审 发:林 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