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龙脊梯田欣赏夜景。 潘志祥 摄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龙胜各族自治县文旅市场持续火热,县城、龙脊梯田、温泉景区与六漫村、广南村等乡村景点共同发力,形成“县城+景区+乡村”联动格局。据初步统计,长假期间全县接待游客5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5.4亿元,龙胜通过“自然+康养+新潮+民俗”多元供给,在桂林文旅版图中交出亮眼答卷。
“没想到县城和乡村这么好玩。白天在六漫村玩桨板、摸鱼,去山城公园看天空之眼,晚上追音乐节、看草根艺人演出,再到江边吃烤串赏夜景,太惬意了。”广东游客夏先生直言下次要再带朋友来体验慢生活与梯田风光。
夜幕下的龙胜县城活力满满。览胜楼下小广场上,游客与群众围坐观看草根艺人嗨唱,非遗展演、侗族琵琶歌轮番上演,现场掌声不断,线上直播间点赞刷屏;滨江美食街宵夜摊前食客络绎不绝,烤串香气弥漫,烟火气点亮县城夜晚。
瓢里镇六漫村以“傣哩烧烤音乐节”打造乡村新潮体验。国庆期间,古寨内艺人献艺、民族服饰巡游穿梭街巷;河道上桨板抢鸭子、营地泳池摸鱼充满野趣;簸箕宴与烧烤香气四溢,星光下的音乐演出让游客卸下疲惫。“这里没有赶场打卡的匆忙,只有自在撒野的快乐。”游客张女士的感慨,道出乡村游爱好者的心声。
平等镇广南村用侗族文化留住游客。吊脚楼火塘边,“行歌坐月”习俗鲜活重现:游客跟着侗家小伙学弹琵琶、走寨唱曲,感受侗族浪漫;油茶里的煎蛋、甜酒蛋里的汤圆,满是侗家人的诚意。饭后众人手拉手跳舞,歌声与舞步传递温情。意大利游客Lorenzo兴奋表示:“从陌生到融入,这段体验会记一辈子。”
龙脊梯田作为龙胜乡村游“金字招牌”,假期成为“流量担当”。金秋时节,层层梯田如金色波浪翻涌山间。平安壮寨“七星伴月”、金坑大寨金佛顶观景台,成了摄影爱好者的“取景天堂”。吉林游客孙先生沿田埂漫步,不时拍照感叹:“田园风光让人震撼。在这里,白天徒步栈道赏景,傍晚吃竹筒饭,农耕文明魅力太迷人。”
温泉景区则以“康养牌”与乡村游形成互补。源自地下1200米的温泉水暖意十足,“54℃原汤池”成热门打卡点。游客日间探秘翡翠溪“秋日秘境”,看溪水映树影;夜晚在杉林汤池放松,不少家庭专程来享受亲子康养时光。
为保障游客体验,龙胜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假期免费开放;县文广体旅局联合多部门加强景区、县城及乡村景点管理,严厉打击哄抬物价、欺客宰客等行为。“要让游客在龙胜玩得开心、游得安心、住得舒心。”县文广体旅局局长阳庆国表示。
从六漫村的新潮野趣、广南村的民俗温情,到龙脊梯田的自然壮美,再到县城烟火气与温泉康养,龙胜以差异化文旅体验,让“双节”假期兼具“诗与远方”浪漫与“人间烟火”温度,成为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也为桂林全域旅游注入乡村与县城协同发展的新活力。
来源: 桂林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