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南京文旅天都塌了!
辛辛苦苦宣传全市景区,迎接八方游客,却因为一个闹事女子的行为,让文旅部门辛苦一年全白干。
鸡鸣寺骂人?
10 月 4 号,正是南京旅游最热闹的时候,来自外地的李女士带着家人坐地铁 3 号线,几人兴高采烈地规划着行程:
“先去红山动物园看熊猫,下午逛玄武湖,晚点儿再去鸡鸣寺打个卡。”
这不过是无数游客在南京街头会说的家常话,却没成想惹来了天大的麻烦。
突然,一个穿粉色衣服的女子猛地从旁边冲过来,手指几乎要戳到李女士脸上,声音尖利地喊着:
“你们几个,一会都别想走!我已经报警了!”
李女士一家瞬间懵了,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被人 “叫板” 了?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粉衣女子就劈头盖脸地指责:“你们故意说‘鸡鸣寺’,就是在暗讽我、辱骂我!”
这话一出口,周围乘客都停下手里的事看过来。
李女士更懵了:“鸡鸣寺就是南京的一个景点啊,地名而已,怎么就成辱骂你了?”
女子却不依不饶,反问李女士:“那我要是一直对着你说‘叽叽叽’,你乐意吗?”
说着又转向李女士的丈夫,眼神挑衅:“要是我说你是‘鸭’呢?你不觉得是在骂你?”
这逻辑让满车厢的人都摸不着头脑,就因为 “鸡鸣寺” 里有个 “鸡” 字,就能联想到这些?
怕被对方颠倒黑白,李女士赶紧拿出手机录像留证,没想到女子也立刻掏出手机录音,反手就打了报警电话,对着听筒喊:
“这家人太没素质了,一直用脏话骂我!”
挂了电话,李女士强压着怒火问她:“你说我们骂你,有什么证据?”
女子却根本拿不出任何凭据,只是死咬着 “就是在侮辱我” 不放。
李女士的丈夫实在忍无可忍,忍不住怼了句:“你长得多好看啊?”
这话彻底点燃了女子的怒火,她瞬间破防,脏话像机关枪一样扫向李女士一家,连同行的孩子都没放过。
吵到激动处,她还要求李女士一家跟她下车去警局,可李女士看着对方歇斯底里的样子,只觉得不对劲,干脆没理她。
最后还是地铁到了下一站,女子见李女士一家没动,自己骂骂咧咧地下车走了,这场闹剧才算暂时收尾。
网友热议
后来李女士把这段经历剪成视频发上网,没想到直接引爆了热搜。
视频里,粉衣女子的正脸虽然有些模糊,但激动的神态和离谱的言论清晰可辨,评论区瞬间被网友的吐槽和调侃淹没。
“笑不活了,以后在南京地铁提‘鸡’字要冒生命危险吗?”
有人顺势玩起了梗:“那白斩鸡、清远鸡、辣子鸡是不是都得改名?”
更有人延伸开去:“按这逻辑,说去八达岭长城是不是暗讽‘八婆’?提黄山是不是说人‘黄’?”
调侃背后,更多的是不解和担忧。有网友直言:“这看着像被迫害妄想症啊,是不是发病了?”
还有人后怕地说:“还好地铁有安检,要是对方带了危险物品,这家人得多危险?遇到这种情况赶紧走,真犯不上硬碰硬。”
鸡鸣寺躺枪 南京文旅傻眼
随着讨论发酵,不少南京本地人站出来为鸡鸣寺抱屈。
要知道,这座被卷入闹剧的古寺,可不是什么随便的地名,它始建于西晋,算下来已有 1700 多年历史,被誉为 “南朝首刹”。
朱元璋当年还曾在此题字,每年樱花季,寺前的樱花大道更是能吸引几十万游客慕名而来。
可谁能想到,这座承载着城市记忆的文化地标,如今居然因为一个字的牵强联想,被拖进了低俗话题的漩涡。
面对全网热议,李女士后来又发了条视频补充细节:
“我们当时讨论路线的时候,根本没注意到旁边有她,全程都是正常交流,真的是莫名其妙被缠上。”
她还提到,民警后来联系过她,但并没有要求去派出所,显然连警方都看出这是一场单方面挑起的闹剧。
直到李女士一家离开南京,也没等到对方的一句道歉,这场本该愉快的旅行,最后只留下了被无端指责的阴影。
而最无辜的鸡鸣寺,也终于有了回应。
工作人员在接受询问时,语气里满是无奈:“建寺 1700 多年来,这还是第一次因为名字上热搜。”
这句轻描淡写的话,藏着文化符号被曲解的惋惜。
毕竟,当千年古刹的名字被强行与低俗语义绑定,受损的不仅是一座寺庙的形象,更是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尊严。
至于南京地铁,面对舆论追问,也只简单表示 “此事已交由警方处理”,再没透露更多信息。
这事儿最冤的,恐怕还是南京文旅部门,国庆前,他们为了宣传南京的景点,做了不少努力。
结果一场地铁闹剧,让 “鸡鸣寺” 的热搜词条里全是 “吵架”“奇葩女子”,之前的宣传效果打了折扣,说不心疼是假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