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夜景)
㵲水河畔,流光溢彩,映照千年侗乡盛世新颜;受降旧址,白鸽展翅,吟唱和平之城永恒乐章。
这里是芷江,一片被屈原吟咏“沅有芷兮澧有兰”的诗意土地,一座深藏湖南怀化的宝藏小城。如今,这座小城正以文旅融合为笔,以创新举措为墨,奋力书写着自己的“出圈”之路。
从和平湖夜游的巧思独运,到红色研学游的深刻体验;从“宠游客”的硬核举措,到千万级网红的倾情代言;从微笑服务的品质升级,到“政府搭台、网红唱戏、全民参与”的营销创新——芷江以一系列组合拳,成功打造出一个个现象级文旅IP,实现了从“过境地”到“目的地”的精彩蜕变,交出了一份新时代县域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芷江答卷”。
当下,芷江文旅发展即将迎来新的高潮与机遇——第四届怀化市旅游发展大会暨乔氏中式八球大师赛将在此隆重召开。这既是对芷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亦是其迈向新阶段的重大契机。乘此东风,芷江正全方位提升文旅品质与服务能级,旨在将大会办成一届彰显特色、精彩纷呈、助推发展的盛会,擦亮和平之城、历史文化名城等文旅名片,为怀化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芷江动能,让“福地怀化 懂你如家”的文旅品牌越发闪亮。
(西晃山风光 田骅 摄)
科技赋能,打造游客新体验
科技,是芷江解锁自身宝藏的那把“金钥匙”。通过科技手段,芷江将独特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了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的文旅项目,让游客在沉浸式互动中体验小城的别样魅力。
暮色四合,芷江和平湖上船影摇曳。两岸灯火如星子倾落,水幕彩桥、巨幅光影、影像长廊次第绽放,龙津风雨桥、天后宫、万和鼓楼、索子街吊脚楼群等建筑仿佛披上流光霓裳,在夜色中焕发别样神采。
和平湖夜游项目堪称芷江文旅融合的典范之作。该项目匠心独运,巧妙利用沿湖空间结构——遇桥墩则打造数字水帘,见桥廊便设置透明网屏,将每一处建筑细节转化为艺术载体。配合广角3D影像技术,整个湖区化身为巨大的立体展演空间,实现了物理环境与数字艺术的完美共生。
与传统的江南水乡夜游截然不同,和平湖夜游以“遗世侗乡梦逐月”“沅有芷兮澧有兰”“鹰猎长空荡波影”“一纸降书落芷江”“幸福芷江新时代”“寻遇和之城”六大主题篇章,构建起一部气势恢宏的城市史诗。游客乘船穿行其间,如同翻阅一部立体的城市传记——从侗族文化的浪漫传说到抗战胜利的历史荣光,再到新时代的幸福图景,芷江的精神脉络在光影变幻中渐次展开。
这种突破传统的夜游模式,不仅重新定义了城市夜经济的内涵,更让游客在40分钟的航程中,完成了一次从历史到未来、从地方到世界的文化穿越。该项目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获湖南文旅新业态示范基地、湖南省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等荣誉。
走进芷江和平艺术中心“元宇宙”科技体验馆,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游客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这种沉浸式的科技视觉盛宴,不仅让游客们领略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是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通过“文旅+剧本杀”模式,芷江打造了全国首个以整座城市为背景的沉浸式剧本杀,用游戏机制串联起芷江本土的历史文化、人文地标、民俗风情,有效破解景点散落、交通不便、主题多元、卖点不亮等文旅难题,打造沉浸式城市微旅行“芷江模式”。
(芷江和平湖夜游 田骅 摄)
多元业态,释放消费新活力
对于游客而言,畅游芷江就像手握一张精彩的“宝藏地图”,每一次体验都是一次独特的“寻宝”之旅。这张地图的背后,是芷江精心构筑的多元业态拼图——它将深厚的历史底蕴、秀美的生态资源与前沿的创新思维无缝衔接,持续为文旅消费注入强劲动能。
夜间经济成为芷江文旅产业的新引擎。夜幕降临,芷江沿河两岸格外热闹。特色非遗市集“沅州云集”近百个特色摊位琳琅满目,吸引了大批游客及市民打卡消费,餐饮、门票景点、住宿、出行等服务消费创五年来新高,夜间经济成为芷江文旅产业的新增长点。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芷江美食,购买到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还可以欣赏到精彩的非遗表演。
红色旅游实现创新发展。围绕“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等景点为依托,芷江积极探索“红色旅游+研学游”,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红色研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优质研学服务。
乡村旅游焕发勃勃生机。从明山脚下的沅州石雕传习基地,到西晃山上的云海秘境,再到清江湖畔的渔家烟火,一幅幅生动的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这些散布在青山绿水间的特色村落,既保留了传统农耕文明的质朴韵味,又融入了现代文旅的创意元素,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体验选择。
以清江村为例,这个依山傍水的移民村落通过乡村旅游焕发新生。游客可以体验清晨湖畔垂钓的闲适、午后稻田捕鱼的野趣、傍晚品味地道清江鱼宴的满足、夜间温泉疗愈的放松。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0万元,同比增长150%,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除了深度文旅体验,芷江的城市空间本身也化身为开放的艺术展厅。在和平大桥至山水酒店的沿河路段,六幅巨型墙绘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这些作品以“祈愿和平”“和美侗乡”“和平名城”“包容开放”“非遗民族”“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通过侗族女孩、孽龙腾飞、白鸽展翅、和平红绸等视觉元素,巧妙地将侗族文化、和平文化、抗战文化三大IP融合起来。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墙绘,画面中,一只温暖而有力的手,正将印有侗族鼓楼图案的拼图嵌入蔚蓝星球。这个充满创意的构图,既象征着芷江作为“国际和平城市”的独特地位,又传递出“世界需要协作,芷江正在行动”的深刻主题,用画笔勾勒出小城的国际视野。“墙绘不仅是装饰,更是城市文化的立体教科书。”这些墙绘已成为展示芷江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让游客在漫步中感受城市的文化脉搏。
而多元业态能够蓬勃发展的基础得益于芷江完善的交通网络。依托沪昆高铁和芷江机场构建的“空铁联运”立体交通体系,芷江已成功融入“长沙1.5小时经济圈”和“珠三角2小时交通圈”,实现了从“远方目的地”到“都市后花园”的转变。今年“五一”假期数据显示,怀化芷江机场执行航班62架次,旅客吞吐量约5万人次。这种便捷的交通条件,让游客能够轻松实现“快旅慢游”,为文旅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客流保障。
(芷江三道坑。 田骅 摄)
多维发力,绘就发展新图景
2024年,芷江文旅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全年共接待游客470.13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06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18%和14.03%。成功申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3项国家级荣誉、省级旅游度假区等14项省级荣誉。
所有的“出圈”都不是偶然。芷江的“出圈”,不仅源于其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禀赋,更源于其高位推动的战略谋划与打动游客的满满诚意。
机制保障聚合力。成立芷江文化旅游协会,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方式,吸纳芷翔文旅、虎魄文旅、桂林旅游等90余家会员单位和市场主体参与全县文旅建设,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文旅活动,获新华网、环球网、中国新闻周刊等国家级媒体推介,网络点击量突破4亿。
全民代言扩声量。采用“政府搭台、网红唱戏、全民参与”的联动模式,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全域营销新生态。成立芷江网络文化协会,首批吸纳80余名本土网络达人成为“芷江文旅推荐官”。
5月,拥有千万粉丝的知名美食博主刘雨鑫连续发布3条芷江文旅推介短视频,直呼“芷江才是被低估的湖南美食城市之一”。他不仅推荐了芷江鸭、酸萝卜、芷草酸汤鱼、原味明山笋、侗家扎辣子、山茶油炖乌骨鸡、芷草牛肉等特色美食,还体验了农贸市场的市井烟火、和平湖的璀璨夜景,3条视频累计收获超3000万播放量。千万级网红的“种草”,让芷江这座宝藏小城进一步“出圈”。
敏锐捕捉到刘雨鑫的传播热点后,芷江县委、县政府迅速行动,赴京邀请其担任“和平芷江文旅美食全球推荐大使”。刘雨鑫表示:“我会尽自己所有的努力去宣传芷江,让更多的人了解芷江的美食文化和历史。”这场双向奔赴的互动,展现了芷江文旅对外推广的满满诚意。
服务创新提品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开展全员服务培训,从导游到民宿老板,“微笑服务”技能显著提升,游客满意度持续攀升。芷江将提升游客停留时间作为重要突破口,一方面通过开发和平湖夜游、侗族风情表演等夜间文旅项目,让游客“有的玩”;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知名连锁酒店品牌,培育本土特色客栈,形成“高端酒店+特色客栈”的多元化住宿体系。数据显示,实施住宿业态升级后,芷江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0.8天提升至1.5天。
硬核举措解难题。推出智慧停车系统,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免费开放,让游客告别“停车焦虑”;外地车辆轻微违章不处罚,柔性执法让旅途更从容。今年“五一”期间,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开放内部停车位200余个,增设临时停车区域3000多个车位,有效缓解外地游客停车难题。
公安系统启动“全警护航”模式,巡逻的警车开进景区;交警部门在重点路段提前蹲守,确保交通“主动脉”畅通无阻;消防、应急部门24小时值守,专业救援队伍在重点区域开展动态巡查。各景区动态调整服务措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优化参观动线、延长开放时间。“五一”期间,该馆共接待游客148733人次,同比增长51.93%,创下了接待游客的新纪录。
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今年1月,张吉怀旅游共同体第一届市州委书记联席会议在怀化召开,标志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7月29日,张吉怀全媒体传播联盟正式成立,为三地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芷江积极抢抓机遇,深度融入张吉怀旅游共同体建设,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潮中展现独特魅力。7月29日下午,“张吉怀E起游”网络宣传活动走进芷江,来自三地的网络大V和媒体代表齐聚一堂,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推介芷江文旅资源,掀起线上关注热潮。
与此同时,怀化“三江一湾”(安江、洪江、芷江和鹤城区榆树湾)的文旅版图正在铺展,芷江以深厚的和平文化底蕴,与其他区域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发展态势,生动诠释着“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旅发展新理念。
千年侗乡奏响时代强音,和平名城谱写文旅华章。今日芷江,正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广迎四海宾朋。眼下,这幅文旅融合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在㵲水河畔徐徐展开,期待您的共绘与见证!(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金欣 通讯员 黄建建)
(芷江清江移民新村。田骅 摄)
(芷江龙津风雨桥)
(芷江索子街吊脚楼)
(幸福芷江 百姓舞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