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咸阳三原县的东大街上,藏着一座能让古建迷围着飞檐转三圈的“国宝级城隍庙”。若不是亲眼见过那朱红宫墙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你绝对不敢相信,这座始建于明代洪武八年的古建筑群,会把“大气”两个字刻进每一根梁柱、每一片瓦当里。
我曾在陕西跑过不少古建,从西安城墙的厚重到平遥古城的规整,早已习惯了“历史古迹=人挤人”的场面。可当我攥着40元门票站在三原城隍庙门口时,还是被那座高耸的木牌楼惊住了——三层牌楼飞檐翘角,上面雕着龙、凤、狮、麟,每一处浮雕都透着股“不将就”的劲儿,连牌楼下方的石狮子都瞪着圆眼,仿佛下一秒就要从基座上跳下来。检票的阿姨见我盯着牌楼发呆,笑着说:“姑娘,这才刚进门,里面的好戏还在后头呢!”
穿过牌楼往里走,才发现这座城隍庙的“野心”有多大。整个建筑群沿着中轴线铺开,献殿、大殿、寝殿层层递进,两侧的配殿、廊房对称排列,连地砖的纹路都透着规整。最让人惊叹的是大殿的屋顶,覆盖着绿色的琉璃瓦,正中央的“二龙戏珠”琉璃脊饰足有三米长,阳光一照,龙鳞上的光泽能晃得人睁不开眼。我凑到殿门口往里看,梁枋上的彩绘还保持着明清时期的色彩,“和和二仙”“八仙过海”的图案栩栩如生,连人物衣服上的花纹都清晰可见。
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座城隍庙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城隍庙之一,光是占地面积就有1.3万平方米。对比山西的潞安府城隍庙——同样是明代始建,同样是省级文保,潞安府城隍庙5元门票就能进,而三原城隍庙40元的票价,一下子就拉开了差距。有游客在大殿门口嘀咕:“40块钱,都能在长治看四座收费文保了,这儿是不是有点贵?”
可当我跟着讲解员走完一圈,又觉得这40元里藏着不少“隐性价值”。比如大殿里的“藻井”,层层叠叠的木构像一朵绽放的莲花,据说整个藻井没用一根钉子,全靠榫卯咬合,历经六百多年都没变形。讲解员指着藻井顶部的“太极图”说:“以前这儿是祭祀城隍爷的地方,藻井不仅好看,还能聚音,以前道士在殿里念经,声音能传遍整个院子。”我试着在殿里说了句话,果然能听到清晰的回声,这种“古人的声学智慧”,可不是随便哪个古建都能体验到的。
还有两侧廊房里的“二十四孝”石雕,每一块石碑都刻着一个故事,从“卧冰求鲤”到“卖身葬父”,人物的表情、动作都刻得活灵活现。有位带着孩子来的游客,正指着石碑给孩子讲故事,孩子仰着脑袋问:“妈妈,以前的人真的会这样做吗?”这种“在古建中学历史”的场景,或许就是40元门票背后的另一种价值。
但争议也从这里开始。有人说,40元门票太贵了,毕竟国内很多知名古建门票都没这么高——比如苏州拙政园旺季门票70元,可人家是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旺季60元,更是“顶流中的顶流”。三原城隍庙既不是世界遗产,也不算全国闻名,40元的票价是不是有点“自视甚高”?我在院子里遇到一位从西安来的游客,他撇着嘴说:“我从西安坐高铁过来,车票30元,门票40元,来回折腾半天,感觉性价比不高,还不如在西安逛免费的城墙。”
可也有人觉得,40元能看这么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已经很值了。当地一位老人告诉我,二十年前城隍庙门票才5元,这些年景区一直在修修补补,去年还特意请了古建修复团队,把大殿的琉璃瓦换了一遍,“你看现在的瓦多亮,以前都发黑了,不修的话,再过几年就看不到这么好的样子了。”确实,我注意到殿外的木柱都包着防撞条,墙角还装了温湿度计,连游客踩的地砖都是防滑的,这些细节背后,都是维护的成本。
更有意思的是,关于“40元值不值”的争论,在游客休息区几乎成了“固定节目”。有位从上海来的游客说:“在上海看个小众美术馆都要80元,这儿40元看六百多年的古建,还能听免费讲解,已经很良心了。”旁边一位山西游客立刻反驳:“那是你没去过长治!人家观音堂10元看悬塑,潞安府城隍庙5元看元代大殿,比这儿便宜多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居然吵着要拉着其他游客“投票”,场面又好笑又热闹。
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城隍庙的文创产品定价很“接地气”——一本介绍古建的画册15元,一个印着城隍庙图案的钥匙扣8元,连矿泉水都只卖2元,和景区外一个价。有游客买了画册,一边翻一边说:“要是门票能再便宜点就好了,比如学生票半价,这样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工作人员听到了,笑着回应:“学生票一直有半价,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我们下次一定把提示牌放显眼点。”
离开城隍庙的时候,我又回头看了一眼那座木牌楼。夕阳把牌楼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青石板路上,像一条通往过去的路。有个小朋友拉着妈妈的手问:“妈妈,为什么这里要收门票呀?”妈妈指着牌楼说:“因为要花钱保护这些老房子,不然以后我们就看不到这么漂亮的建筑了。”
或许,三原城隍庙的40元门票,就像一道“选择题”——有人觉得它太贵,性价比不如低价景区;有人觉得它值,因为能看到完整的古建和用心的维护。可不管怎么争论,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座六百多年的古建筑群,正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看到明清古建的魅力。
你觉得,三原城隍庙40元的门票到底值不值?如果是你,会愿意为这样一座“非顶流”古建买单,还是会选择更便宜的景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