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卢兹位于法国的西南部,因房屋普遍用红砖建造,整个城市在阳光下呈现迷人的暗红色,因而被称为“玫瑰之城”。我和这座城市有过三次交集,每一次都是截然不同的经历。
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运河
2010年,我第一次走进图卢兹,就是为了拍摄一部关于南运河的纪录片。有河流的城市就有了灵魂,在法国,包括首都巴黎在内的众多城市都有运河,但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只有这条南运河。
我们驱车离开城中心不远,就看到了著名的南运河。河面狭长蜿蜒,船只在其间往来穿梭,两岸遍栽梧桐。
导游切鲁蒂(Cerruti)介绍,南运河总长360公里,开凿的设想来自法国自身的战略考虑。法国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但古时从地中海航行到大西洋必须围着西班牙绕一大圈,法国不得不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向西班牙缴纳重税,还面临着海盗袭击、风浪的风险和高昂的运输成本。因此,从罗马时期的高卢人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无不在设想:如果能够在大陆上开凿出一条运河,把大西洋和地中海连接起来,不仅航行的距离大大缩短,也能把航运的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因开凿难度太大,千百年来都不了了之。直到朗格多克地区的盐税局税务官皮埃尔-保罗·里凯(Pierre Paul Riquet)这个“异类”出现。
皮埃尔-保罗·里凯出生于1609年,本是盐官和农场主,个人积累了惊人的财富。但他的兴趣似乎从来不在财富的多少,而是执着于少年时代的梦想:开凿运河。经过数十年的反复勘探,58岁时,他决定向国王路易十四提交自己的运河开凿计划。
当皮埃尔-保罗·里凯带着自己的方案,面见了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柯尔贝尔时,柯尔贝尔提出了苛刻条件:为了能让路易十四接受这个耗资庞大的计划,皮埃尔—保罗·里凯必须将自己的全部家产当作抵押担保。
运河的修建历时14年之久。1680年,疾病缠身、心力交瘁的皮埃尔-保罗·里凯抱憾离世。在他去世后的第二年,南运河终于全部建成并启用。1681年,路易十四派出的首航船队沿着刚刚建成的南运河,穿过一个个船闸、桥梁和隧道。运河的宏伟和两岸迤逦的风光令观者震撼。而这一切,都是皮埃尔—保罗·里凯倾家荡产甚至付出生命,却未能亲眼见到的景象。
恐袭惊魂
2012年3月的一个清晨,我搭乘飞机从巴黎紧急飞往图卢兹报道突发事件。飞机上坐得满满的,乘客大都是来自法国和其他国家的记者。平时大家经常在巴黎的各种新闻发布会上相见,但今天则奔赴同一个目的地——图卢兹城的一个普通居民区。
就在几天前,一名骑摩托车、戴头盔的枪手,在图卢兹一所犹太学校门前,开枪打死3名学生和一名教师。警方当天凌晨3时左右包围了嫌疑人所在小区。嫌疑人先将武器扔出窗外,表示愿意在下午投降,但随后又威胁说自己的住所里绑满了炸药。法国承平日久,突然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震惊全国。
初春的图卢兹还未摆脱冬日的阴冷。我和同机的其他记者赶到小区时,看到这里的主要路口均被警察封锁。大批记者都挤在警戒线外,据说有些记者已在此坚守超过7个小时。
整个小区静得怕人,警戒区内除了警察,看不到其他居民走动。很快,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嫌疑人自称是“基地”组织成员。记者“阵营”立刻骚动起来,有的人忙着用手机进行电话连线,有的人抱着笔记本电脑坐在地上发稿。一名法国出镜记者声音略显激动:“这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本土遭受‘基地’组织袭击!”
接近午夜,包围圈里连续传出多次爆炸声,火光冲天。嫌疑犯在住所与警方对峙了30多个小时后最终被击毙。
图卢兹枪击案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法国在2015年又发生了《查理周刊》袭击和巴黎大恐袭等一系列恶性事件。这是法国整体实力衰落、反恐乏术、移民政策陷入困境等因素叠加的结果。
寻找“龙马”与“嫦娥”
今年,我再次来到图卢兹,参观著名的“龙马”和“嫦娥”。
在图卢兹“机械大厅”博物馆里,摆放着几个机械巨兽:如希腊牛头人身弥诺陶洛斯(Minotaure)和巨型机械蜘蛛,还有由机械水牛与机械昆虫组成的旋转木马等,游客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在机械巨兽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达12米、重达45吨的“龙马精神”(简称“龙马”)。这个龙头马身的巨型机械装置,由法国艺术家弗朗索瓦·德拉罗齐埃和法国La Machine公司于2014年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而设计制作。
“龙马”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向游客表演了腾跃、喷火与吐雾等动作,极为壮观和逼真,观众中爆发出惊叹声和热烈的掌声。据介绍,“龙马”曾在北京、上海等地巡演,这次“龙马”在图卢兹的展出时间是今年7月至明年1月。
我又来到图卢兹的“太空城”主题公园。作为欧洲飞机制造公司空中客车的总部所在地,图卢兹面向公众开放的航天科普中心——“太空城”主题公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我在这个占地4公顷的公园里,看到各种按照真实尺寸复原的航天器,如联盟号飞船、阿波罗登月舱、XMM-牛顿太空望远镜等。
其中,中国的“嫦娥”探测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全比例模型是太空城里的“明星”,引来大量观众参观和拍照。据介绍,这是图卢兹太空城自1997年开放以来,首次接收的中国航天模型。太空城的工作人员对“嫦娥”和“玉兔”进行了详细讲解,让欧洲观众了解中国航天和探月工程的发展成果。
离开图卢兹前,我再次来到南运河畔。在河旁的林荫道上,我看到了皮埃尔-保罗·里凯的全身雕像,雕像下刻着一句话:山脉滋养之沟渠,连接两海之通道。雕像面向图卢兹城的方向,脚下是不断流淌的运河水。(唐霁)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