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潍水 长河润古今
——潍坊诸城市以系统治理谱写人水和谐新篇章
近千年前,苏轼在密州把酒问天,写下“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如今,同一片土地上,潍水依旧奔流不息,以粼粼清波映照古今,讲述着一座城与一条河共生共荣的时代新篇。作为潍坊诸城的母亲河,潍河不仅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更在新时代的生态实践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风景秀丽的潍河
一脉清流润千里沃野
潍水泱泱,其流绵长。自墙夼水库奔涌而出,蜿蜒汇入峡山水库,潍河诸城段65.2公里干流如一条碧蓝绶带,串联起枳沟、龙都、密州、舜王、滨河、昌城、相州7个镇街区和扶淇河、芦河、百尺河等21条支流,滋养着1901平方公里的沃野平川。
河畔北杏村,王尽美故居静立,革命星火与千年水韵在此交融;一孔汉王桥横跨五莲与诸城两地,连接起两岸的车水马龙。如今,漫步潍河两岸,“腾飞巨龙”与“潍水风帆”雕塑巍然屹立,无声诉说着这座城市与水相依、因水而兴的动人故事。
水质从Ⅳ类提升至优良,是诸城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的结果。潍坊市生态环境局诸城分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陈军介绍,近年来,诸城市打出“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强化监管”组合拳,投资5800万元实施扶淇河截污工程,铺设7公里大口径管道;全面提升污水处理标准,完成该市10家污水处理厂改造;大力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每一步,都踩在痛点、落在实处。

潍河公园一角
生态修复织水脉锦绣
河流治理不止于截污,更在于唤醒水体自身的生命活力。
在百尺河畔,蓝天与碧水相映,居民在此休闲娱乐、唱曲听戏,俨然一幅人水和谐的生动画面。然而几年前,这里还面临污水溢流的困扰。通过建设应急池、清淤疏浚、湿地修复,百尺河已重现清澈。这是潍河流域系统治理的缩影。
坚持“一河一策”、因地制宜,诸城对潍河11条重要支流实施精准治理,累计清淤16.8万立方米,整治河道51.9公里,同时栽植净化水草、建设人工湿地,系统性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当地还对沿河1557家养殖户进行全面排查,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从源头上遏制农业面源污染。
不仅如此,生态补水、水系联通、微生物净化、透水坝建设……多项技术集成应用,构建起潍河水立体治理格局。创新推出的生态补偿机制更显智慧,通过在16条河流、29个断面建立横向补偿体系,明确水质改善者奖、超标者罚,极大调动了上下游协同治理的积极性。

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显示断面水质各项指标
机制创新护千年水脉
河流是城市的血脉,水利工程则是调控的关键枢纽。“潍河在诸城有7座闸坝,实现防洪、蓄水、发电等多重功能。”诸城市河道维护中心工程运行科科长宋术武介绍。
占地2030亩的潍河公园,是潍河畔的耀眼明珠。作为全国首个由县级主导开发的生态河湖型水利公园,它以1230亩水域与800亩陆域,融合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于一体。
梯级闸坝调控水量,既保障安全,又营造叠瀑景观;生态水面改善区域气候;水利发电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从科学治水到高效用水,从杂乱河滩到秀美公园,诸城以务实之举实现了水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河清水晏,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力。诸城全面深化河长制,建立五级河长体系,1名县级河长、7名镇级河长、28名村级河长分段负责,变“分段治水”为“全域治水”,形成问题发现、交办、整改、反馈闭环管理。
现代科技为河湖管理插上智慧翅膀。在河道维护中心大屏上,河流断面水质数据实时跳动。陈军随机点开一条河流,断面水质一览无余。“我们对潍河干支流排查出的153个雨污口,逐个排查分析污染源,实施‘一口一策’溯源治理,并规范建设了42处入河排污口,严格管控入河水质。”他介绍,当地还建立涉水企业台账,开展专项执法,推出有奖举报制度,聘请社会监督员,设置河长公示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