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宁的原县城洪阳镇参观文昌阁(林则徐纪念馆)后),坐三轮电动车返回镇里汽车站牌,等路过去普宁市所在地流沙镇的车,等了十几分钟,不见车来。我过去问一位30来岁的人,躺在平板车上玩手机,我走到他跟前问:“同志,我去流沙在这等车对吗?,连问数句,他也不搭理我。在广东省我遇到很多这样的事情,也习惯了。
我真是无奈,只好继续等,大约过几分钟,过来一台去往流沙的车我上去,洪阳镇距离流沙不远,约不到20分钟,到了流沙汽车客运站。这是个很具有一定规模的县级市,因为是解放后才代替洪阳镇作为普宁县城。没有文物古迹。高楼大厦很多,特别是改革开放的这30年飞速的建设,变化日新月异。
既然来了我决定打个出租车去主要街道观看一下普宁市区的市容市貌。开车司机是一个50多岁的人,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普通话不错,他简单介绍了普宁市(后来我又在资料上了解了一下普宁)。
普宁市是全国人口大县(市)名列前茅,有的资料说是全国第一。总户籍人口252万。
普宁历史并不是很长。明嘉靖四十二年(1562年),两广巡按陈联芳,提督两广御史张皋上疏建言:“宜割三都没县治。以便统驭,取普遍宁谧之意名为普宁,朝廷允行乃设。据《潮州潮安县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析潮安县洋乌、戎水、黄坑三都建普宁县”。这是普宁县伊始。潮安县的贵屿为治所,为首个县城。后又因地境变更县域扩大,23年后,明万历四十二年(1586年),知县赵献迁县治厚屿(今洪阳镇)
。
一直到1949年,363年后,新中国又将县的治所迁到流沙镇(今普宁市区),时为潮州专区,1952年归粤东行政专区,1956年归汕头专区,1968年归汕头地区,1983年归汕头市。1991年粤东成立一分四个地级市时,划归揭阳市。人口占揭阳市百分之三十五。1993年年撤县改为县级市,为揭阳市代管。经过整70年的建设达到目前的规模,市区人口50多万人,达到中等城市。在我走的全国县级市中很少见这么大一个县级市。
普宁市内主要街道转完后,让出租司机把我送到普宁高铁站,加20钱他也不去,说流沙距离普宁高铁站10公里,出城堵车,回来没有客人跑空车。我只好付钱下车,顾一轮摩托车,开摩的人,横冲直撞抄小路,不到半个小时,把我送到普宁高铁站。
前边没有建筑物,正在修建中,车站也开通不久。就一个售票口,50多人,队排30米,等到我这只有20点零2分到陆丰的高铁票。距开车还有近2个小时,站前没有饭店,也没有超市,很饿。求一位等车的学生,点个外卖,填饱肚子。终于候车快到20点,验票上了车。车往西陆丰方向开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