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汤汤,载千年文脉奔涌
空港巍巍,引万里风鹏正举

2100多年建置史的简阳,恰似一本摊开的线装书:左页是“文学原乡”沉淀的墨香,右页是“空港简阳”掀起的风潮。书脊处,“大道至简 阳光致远”的城市精神深刻烙印,而“天府门户”的定位,更让这部典籍拥有了面向世界的开阔视野。

▲周克芹家乡——葫芦坝(陈克 摄)
“根”与“翼”,在此和谐共生。“文学原乡”是深植大地的根脉,守护着简阳的魂;“空港简阳”是振翅高飞的羽翼,承载着简阳的梦。二者以精神为魂、以门户为台,共同书写着一座城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守正与创新,践行着简阳“跳出县域局限,用国际视野谋发展”的战略擘画,2025年赛迪全国百强县榜单中,简阳攀升至第79位,成为四川“首位县”。
文学原乡
深植“大道至简”的文化基因与精神根脉

作为“天府门户”,简阳的底色从来不是冰冷的地理坐标,而是温暖的文化积淀与坚韧的精神传承。这份“简”,藏于文脉风骨,暖于生活肌理,见于精神底色。

文脉里的“简”,是风骨。后唐王归璞、宋代许将、张孝祥、许奕,“简州四状元”的故事传了千年。张孝祥“尽扫甲兵奔铁马,只留肝胆照丹青”的家国情怀,许将“遇事刚果,论议不阿”的为官本色,无不彰显着“大道至简”的精神内核——不尚浮华,直指本心。如今,首届简州状元文化交流活动唤醒集体记忆,人民公园应第莲池“状元角”飞花令互动热闹非凡,石钟镇前锋村更将市级非遗“九大碗”与科举文化“联姻”,让农村宴席成为承载记忆的精神载体。连同唐宋“刘氏三溪”的文坛佳话、简州八景的人文胜景,共同铺就“文学原乡”的历史纵深。
笔墨里的“简”,是温度。简阳籍作家始终扎根这片土地。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聚焦川中农民的悲欢,不写宏大叙事,只记真实生活;罗淑的《生人妻》《橘子》刻画川乡女子的坚韧,没有刻意煽情,却让温暖直抵人心。他们以“不炫技、只写真”的笔法,延续着“文学原乡”的血脉,更成为简阳“文化铸魂”战略的重要精神资源,为城市IP注入深厚文学底蕴。




烟火里的“简”,是活力。“文学原乡”从未远离生活。简阳羊肉汤坚守“本味至上”,慢炖出最质朴的鲜美;简州面塑凭指尖力道,捏出市井百态;简阳农民画用浓烈色彩,绘就乡土生活的鲜活。如今,这些非遗项目通过与海底捞等品牌跨界合作,融入餐饮包装、文创产品,在石钟镇前锋村“匠村”形成集聚效应,成为“文旅+产业”的生动实践。

▲“东灌”工程
精神里的“简”,是坚韧。 上世纪,十万简阳儿女凭“一根扁担、一把锄头”,在龙泉山奋战十载,缔造“东灌”工程。磨破的草鞋、晒黑的脊梁,拼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担当奉献”的东灌精神。如今,这股力量仍在延续,在“立园满园”行动中,在和美乡村打造中,在冲刺全国百强千亿县的征程中持续释放,成为简阳人干事创业的精神底气。
空港简阳
展现“阳光致远”的时代气象
如果说“文学原乡”赋予“天府门户”文化厚度,那么“空港”则为其插上时代翅膀,践行着简阳“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
2021年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简阳从“地理门户”跃升为“世界窗口”,成为“成都走向世界的起点,世界走进成都的首站”。“阳光致远”的城市精神,如东风助力,让“空港简阳”飞得更高、更远。

空港让“门户”有温度。简阳拒绝冰冷的交通枢纽,而是以“阳光”般的温暖,将空港打造成文化窗口。东来印象“城市候机楼”重构中转旅客“3小时黄金时间”:旅客可在此翻阅周克芹、罗淑的作品,体验简州面塑技艺,选购农民画抱枕、羊肉汤调味包等文创产品,更能享受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提前值机托运等便捷服务,让“过境时间”变为“文化体验时间”。这种设计正是简阳市委十六届十次全会“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决策的落地,让空港成为展示“文学原乡”魅力的第一窗口。

空港让“门户”有动能。简阳以“致远”眼光打造“空港合伙人”品牌,构建以航空枢纽经济为核心,临空商务商贸、平台经济产业为支柱的“1+2”临空产业体系,形成“四区两港”空间格局,精准引进东航简阳项目、航润航空资产循环利用等重点项目,公用型保税仓、空铁枢纽站城一体等21个项目加速推进,“四航”产业集聚格局逐步形成。空港不仅带来流量,更推动工业结构重塑、动能转换。今年一季度,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规上企业营收186.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309.92%,两大主要指标增速分别居成都市六大商务商贸园区第二位、第一位,空港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空港让“门户”有广度。依托天府国际机场的枢纽优势,简阳主动融入开放格局,联合天府机场集团、东航、阿里巴巴飞猪旅行推出“机票+”套餐,扫码可领“机场+酒店”“机票+景区”福利;深化“双东简”结对联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承办世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参与各类外事活动,提升国际辨识度;构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让货物高效通达全球。这种“不困于地域、不囿于传统”的突破,让简阳不再局限于“县域视野”,而是以“世界窗口”的姿态,让“文学原乡”的魅力通过空港走向更远,也让世界资源向简阳汇聚,实现“流量”到“留量”再到“增量”的转化。
根翼相济
精神铸就独特城市IP

“文学原乡”是根,“空港简阳”是翼,“大道至简 阳光致远”是魂,“天府门户”是台。四者在简阳“文化为魂、商业筑基、旅游引流、体育聚势”的系统部署下相互赋能,形成有机整体。

▲远眺葫芦坝
11月18日召开的城市营销工作专题会,明确了“文学原乡 空港简阳”文化IP的打造路径,为根翼相济提供了方法论指引,深挖《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文学IP的精神内核,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圈层传播矩阵,联动“状元文化”、非遗传承等内容,让品牌热度持续升温,统筹政府与市场力量,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良性生态 ,用年轻人的语言讲好经典故事,用新场景融合旧元素,让世界看见更有温度、更有底蕴的新简阳。这正是简阳对“根”与“翼”关系的深刻诠释,“根”为“翼”注入独特气质,“翼”让“根”焕发时代光彩。

今天的简阳,对本地人而言,“文学原乡”是文化自信的底蕴,“空港简阳”是发展自豪的底气,“大道至简 阳光致远”是踏实前行的精神指引;对远方客而言,简阳是一座有根脉、有故事、有精神的城市,在空港读一本乡土文学,在街头喝一碗热乎羊肉汤,在指尖触一段非遗技艺,这里没有冰冷的建筑,只有有温度的文化、有活力的发展、有情怀的生活。

“
沱江奔涌,见证根脉永续;
空港启航,续写翼展长空。
”
当千年文脉深扎土壤、绵延不息,当空港引擎翼展长空、开放赋能。简阳始终以“大道至简 阳光致远”的城市精神,在守正创新中不断书写精彩篇章。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简阳这座开放、包容、活跃、有温度的空港城市正锚定“全国百强千亿县”目标,一步一个脚印铿锵前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续写新的辉煌。
记者 | 胡禹
编辑 | 叶雨舟
责编 | 曹礼芹
审核 | 李艳敏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涉及版权、新闻线索等事宜请联系028—2722200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