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文旅消费、激发市场活力的部署要求,积极应对暑期旅游高峰,进一步丰富我省暑期文旅消费产品供给,8月4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召开丰富暑期消费产品专题座谈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马金刚主持会议并讲话,厅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负责人,省旅行社协会、青海国信国旅、青海康辉国旅代表,以及青海省博物馆、西宁市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平安驿河湟文化体验地等重点景区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围绕“学习先进经验、对标一流标杆、打造特色品牌”主题,重点学习借鉴海南、浙江两省在激活暑期消费市场方面的成功做法,结合我省生态资源禀赋和暑期旅游市场特点,展开交流研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应立足高原特色资源优势,以多样化产品、人性化服务为导向,加快构建类型丰富、层次多样、品质优良的暑期文旅产品体系。通过优化接待能力和服务保障,重点围绕夜间经济场景营造、沉浸式演艺内容创新、研学旅行线路设计、户外赛事IP培育等新业态进行系统布局。同时,针对康养旅游与自驾游发展新趋势,要通过打造精品线路、完善服务设施等举措,推动暑期文旅产品向精细化运营、品质化供给、差异化竞争方向转型升级,为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议强调,暑期是文旅消费的黄金期,也是展现我省旅游形象的关键窗口期。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主动作为、协同发力,着力破解制约旅游旺季发展的瓶颈问题。一要破解“空间之争”难题,通过优化旅游线路布局、提升交通接驳效率、完善景区配套设施等举措,构建全域联动的旅游空间格局,让游客愿意来青海、方便来青海;二要破解“时间之争”困局,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为突破口,通过打造夜间经济场景、策划本土特色活动、开发主题研学产品等方式,实现“游得更久、玩得更深”的目标;三要破解“消费之争”瓶颈,丰富文旅消费场景,完善“食、住、行、游、购、娱、学”全链条服务,创新“文旅+”融合业态,建立差异化价格机制,让游客留得下、消费得起;四要破解“模式之争”挑战,推动传统经营模式向市场化、数字化、品牌化转型,培育新型旅游经营主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暑期旅游服务供给质量,切实增强游客获得感和满意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