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在张家口经营了五十年的俄国“客邮局
来源:河山新闻 客户端
【编者按】
你也许不会相信,在张家口元宝山这个不大的村落沟中,在一个世纪前竟有条河滩路通向外界,和世界连通。
俄国人依据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先后成立了张家口民信行、“邮件收发代办所”,又建立起了从恰克图、张家口到北京的邮路,并在张家口大境门外元宝山村东北头成立了俄国“客设邮局”,即“俄国邮局”。
邮局让张家口元宝山这个小村落走向了世界,也让张家口走向了世界。今天,让我们跟随文化学者刘振瑛先生,看看邮局的是非功过。 (张秀梅)
元宝山邮局
【探古寻幽】
在张家口经营了五十年的俄国“客邮局”
张库大道历史文化研究会 刘振瑛
社会化邮政是原始官方通讯方式向近代通讯方式转型期的一个过渡。
社会化邮政源于西方,清代中后期渐渐影响中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邮政局其开始于何时,争议很大。外国人在华开办的邮政局被称为“书信馆”或“客邮局”。《中国近代邮电史》记载,中国最早的“书信馆”是光绪十年(1884)设立于上海租界董事会的“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可是,《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上册·第四节《邮政》)一章记载:“1842年就有外国人(俄国人)在张家口开办了书信馆,开始与国外有书信来往,主要是一些商业信函。”《张家口邮电志》也记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张家口也已有外国人开办了“书信馆”,开始与国外有书信来往的主要是一些商业信函。这两条记载中,比《中国近代邮电史》中记载的上海工部局书信馆早了22年。《中国近代邮电史》、《中国通史》和《张家口邮电志》孰是孰非尚未弄清,笔者又发现有两条文献记载。一是道光十四年(1834),英国商务监督律劳卑在广州设立了第一个“英国邮局”;一是咸丰八年(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议定:“俄国可以自恰克图、张家口、北京间自行派遣信差运送官方邮件。”繁杂的历史,为我们布下了层层迷雾。
季姆科夫斯基地图显示的邮路
站在半山坡上,张家口元宝山的全貌一览无余。此时,说什么你也不会相信,这个沟谷中,只有一条河滩路通向外界的小村落,在一个世纪前竟和世界连通。咸丰十年(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续约中规定,关于中国邮务不限于官方文书及教会函件,还包括商民寄递的邮件,俄国商人可以在中国自行设立信行。俄国商会依此成立了张家口民信行。当时俄国在张家口设立有“邮件收发代办所”,专门处理官方教士的信件。张家口的俄商民信行,不但收寄俄国侨民的邮件,也收寄其他外国人和中国人的邮件。随即俄国人又建立起了从恰克图、张家口到北京的邮路。同治九年(1870年)后,张家口的俄国“邮件收发代办所”接管了“俄商民信行”,以此为基础在张家口成立了俄国的“客设邮局”。张库大道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乔彦军先生经过反复论证,确认张家口俄国客邮局的位置在张家口大境门外元宝山村东北头。
张家口俄国邮局的办公用房和人员,一直处于变动状况,其后期有邮局用房十间,另有一间寓所。局长是俄国人阿明秀(译音),人员编制有俄国邮员一名,中国司事一名,信差一名,听差一名。
当时中国没有相应的邮政法规,所以外国人在中国领土上开设的“客邮局”都在行使其本国的邮政章程。张家口俄国客邮局就按照他们自己的邮资标准,贴用双头鹰邮票。客邮局除收寄俄国侨民信件、包裹外,还收寄外国人和中国人发往国外的信件、包裹,乃至收寄中国国内各地的互传邮件。由于没有足够的监督,客邮局的邮袋不准中国海关检查,常常利用正常业务搞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的活动。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大清邮政总办与北京俄国公使议定:中国各地寄往张家口、大圐圙及张家口至恰克图沿线各地的邮件,均可交北京的俄国邮局运送,但以俄国在华各邮局互寄的邮件由我国邮局代运为交换条件。这一议定,客观上为我国邮局与俄国“客设邮局”的联系和交往以及相互促进增加了机会。
张家口俄国邮局收寄的邮件东运到京津,再分发各地;北运至大圐圙,由俄国邮局再分送北路恰克图、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地。
张家口至大圐圙的邮件,俄国邮局交由蒙古人包办运送,两地相距2800里,每星期两地对发邮班一次,每月发班四次,三次发运轻件,一次发运重件(包裹)。轻件由两人骑马兼程传递,每60里设一转换站(驿站)。轻件在夏季一般需八天,冬季需九天半,重件包裹则需20至25天,期间二连是一个重要的休息站点。
1991年在乌兰巴托《水原明窗蒙古集邮展览•1991•乌兰巴托》的展品中,一件己酉年四月十二日(1909年5月30日)由大圐圙寄出,“四月二十一日”(6月8日)张家口签署的字样,证实张库之间实际邮程为九天。
张家口的俄国邮局,从始至终出售和使用的是俄国邮票,几乎都是“双头鹰徽”邮票。民国二年(1913年)俄国发行的《罗曼诺夫王朝300周年历代沙皇》纪念邮票和民国三年(1914年)发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慈善募捐》邮票,没有加任何字样就在俄国客邮局中出售。民国六年(1917年)俄国客邮局发行加盖改值邮票。将“双头鹰徽”邮票一戈比到十卢布的十九种面值,用英文加盖成中国币值(洋银币),进行改值,一戈比改作一分,一卢布入作一元。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3月20日,光绪帝下诏成立大清邮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家口有了正式的邮政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又在大境门外设“直隶张家口元宝山邮政分局”,邮局地址就针对性地设在元宝山。民国初年又增设了大亭店巷、朝阳洞、南武城街、玉带桥、明德街、堡子里等多处邮政支局。
1918年7月25日苏维埃政府发表对华宣言,声明愿意放弃帝俄时代在华一切特权。北京政府经国务会议讨论后,决定“我国邮局迅与在华所设立俄国邮局,停止交换邮件。凡俄人在华所设立之邮局,令其一律裁退。”
1920年10月,在张家口经营了五十年的俄国“客邮局”关门停业退出了历史舞台。
编辑 张秀梅
审核 张秀梅 胡世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