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大巴车停在了兰阳平原的一个小镇,在这里停留吃饭,这个镇的名字叫“苏澳镇”。之后,沿着中央山脉的苏(澳)花(莲)公路去花莲。
苏花公路是连接台湾南北的重要通道,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日治时期多次进行过整修与拓宽。台湾光复后,又新建了隧道,拓宽为柏油路面和双向通道。苏花公路是一条世界著名的景观公路,太平洋沿岸壮丽的峭壁山色随处可见。
进入花莲县境内,大巴车停在了中横公路的入口处,眼前出现了一条幽深的大峡谷。导游介绍说,这峡谷叫“太鲁阁大峡谷”,长约20公里,是台湾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景观之一。
走进大峡谷,只见悬崖壁立,奇峰陡峭,怪石嶙峋。谷底溪水湍急流过,谷顶瀑布飞流直下,气势恢宏壮阔。导游说,大峡谷形成于千万年湍急溪水的切割,因所在地的原住民方言为“鲁阁”,故称太鲁阁大峡谷,引申为连绵雄伟险峻之意。与众不同的是,大峡谷数十公里的石岩层面全为大理石,厚度高达1000多米。因此太鲁阁大峡谷也叫做大理石峡谷。
太鲁阁大峡谷不仅在于浑然天成的竣险,还在于它有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人工奇观——九曲洞。九曲洞是台湾东西横贯公路的咽喉,因有九道弯和数十座回廊而得名。从大峡谷入口看去,九曲洞隧道连绵相接,路面曲折迴转,嵌在巨岩峭壁之中。石壁上有题词:“如肠之迴,如河之曲,人定胜天,开此奇局!”是对九曲洞的真实写照。
曾作为东西中横贯公路咽喉的九曲洞,如今已被新开的一条双线隧道取代,成了专门的旅游景点。附近设有停车场和观景台,供游客观赏大理石头峡谷和九曲洞的壮美景色。其实最能引起兴趣的,除了大峡谷的雄浑壮美,就是了解到了九曲洞的开凿者是当年从大陆退居台湾的国民党老兵。
原来,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国民党退居台湾后,本有一笔裁军巨款应发给那些退台老兵。可在当局的安排下,把其中的7万多人弄到了太鲁阁大峡谷,开凿东西横贯公路隧道,那笔裁军巨款也被用在了隧道的开凿上。这7万多名老兵不仅未拿到分文解散费,还作为廉价的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当时缺少机械设备,全凭人工一斧一锤地开凿。隧道开凿中,有四、五千官兵殉难于此,用他们的血汗和生命,构筑了这条举世闻名的高山公路。
九曲洞对面的山坡下有座亭子,亭中有碑刻,是为纪念殉难老兵所建。上面文字清晰可见,记载了当年开凿九曲洞的艰难过程和为此殉难的数万老兵的事迹。亭柱上有楹联:为救台湾经济开山筑路兴建水库贯东西,创造世界奇迹数千义士埋骨荒岭长留恨。
徜徉在当年国民党老兵用血汗和生命修筑的大峡谷隧道,听着他们感天动地的事迹,无不令人感慨万端。他们可歌可泣的壮举,都应在中国现代史上树起一座丰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