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冲浪项目在汕头市南澳县青澳湾正式开赛。赛场上,带队“出战”的广东省领队兼主教练林海涛这样评价比赛场地:“目前中国的海域中,汕头南澳青澳湾和海南万宁是两个能保证冲浪赛事成功举办的场地。”
一直以来,青澳湾清澈的海水和洁净的沙滩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至。如今,这片海湾又被十五运会相中,15支冲浪队伍、56名选手将在此展开巅峰对决,除了能带来比赛关注度,更为汕头打开了“体育+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省青少年冲浪锦标赛现场,运动员劈波斩浪。
紧抓十五运会契机,汕头以赛事为媒拉开了暖冬消费季的精彩序幕。从专业赛事到文旅市场,汕头这座宜居宜游的活力之城,正开启在大湾区融合发展蓝海中破浪前行的新航程,不断激活滨海城市的“体育经济”。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汕头,既能接收南部海浪能量,又能承接东部浪涌,全年可冲浪天数超过300天。近年来,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青澳湾以其深广的湾腹、稳定的浪涌、平缓的浅滩,吸引了亚洲冲浪锦标赛、全国冲浪锦标赛等多项高规格赛事在此落地,因此也被誉为冲浪胜地。
青澳湾因深广的湾腹、稳定的浪涌和平缓的浅滩被誉为冲浪圣地。
青澳湾冬天的浪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吸引全国性大赛在此落地?一名冲浪教练向记者介绍,冬天是我国各种冲浪盛会举办的好时机,就青澳湾来说,冬季的浪况稳定、绵长且有力,同时温度宜人、紫外线较弱,冲浪者不易晒伤或冻伤,因此冬季是冲浪高手的狂欢季。
冲浪比赛现场,运动员们劈波斩浪,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这类赛事,感觉非常震撼,对水上运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一名南澳的游客充满惊喜地说。
“冲浪是一项非常时尚、休闲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大众运动。”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陈耿楠表示,“汕头有非常好的海岸和海洋资源,我们依托优质资源开拓运动项目,冲浪是一项集运动与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活动。”
近年来,南澳以“体育经济”点燃游客热情,为游客带来独特的观赛体验,也带动了海岛休闲旅游的发展。2024年,南澳入岛人次突破1000万,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0亿元,多次上榜各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榜单。进入2025年,南澳文旅市场热度不减。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累计入岛人次648.45万,累计旅游综合收入约27.19亿元。
日前,汕头启动全域“粤享暖冬·至汕好礼”消费季活动,围绕“四大节点、五大品牌、五大优惠”构建起“4+5+5”暖冬优惠矩阵,持续点燃冬日消费热情。
其中,“四大节点”为“迎全运、迎峰会、寒假游、过大年”。根据这一系统部署,汕头深度整合文化、旅游、体育资源,策划了超2000项文旅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冬日体验,做大暖冬经济。包括高水平承办全运会冲浪赛事,在南澳推出融合沙滩音乐季、低空游览的“浪尖狂欢之旅”,并在全市设置直播互动区打造全运第二现场等。
从7月的群众体育女子五人制篮球赛,到9月竞技体育女子手球赛,再到11月浪尖上的巅峰对决,十五运会三项赛事相继落地汕头,迅速点燃了整座城市的体育热情。周末的濠江黄金海岸,冲浪体验课排起长队,800余名赛事志愿者穿梭赛场,用热情织就服务网络。
更重要的是,赛事撬动的不只是一时热闹,更是对城市文旅消费的持续刺激。今年三季度,汕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全市旅客周转量增长8.1%,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人数增长20.3%;“冲浪+海岛”“冲浪+美食”的文旅套餐卖得火热,体育消费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选择。
此外,汕头还推出了文旅体专项礼包,包括鼓励非国有A级旅游景区也向市民游客提供门票折扣,全市所有3A级旅游景区均免费对外开放,汕头全市体育场馆推行“免费或低收费+分时段预约”开放政策等。
从专业赛场到市井生活的渗透,印证了大型赛事对城市体育生态的深层激活:当体育从荧幕里的竞技转变为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城市的活力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赛事带动文旅体融合发展,也为体育产业经济注入新动能。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汕头体育产业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长,拥有体育类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792家、个体经营户839家,涵盖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健身休闲服务、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等多个领域。
同行科技的出海实践,正是这种发展态势的生动例证。这家扎根汕头的体育科技企业,深耕体育大数据领域20年,拥有覆盖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库,“汕头智造”正服务于全球体育赛场。
更难得的是,同行科技并未止步于服务国际,更将技术反哺本土。其研发的青少年体训平台,通过动作捕捉与数据分析,为汕头中小学定制个性化训练方案,让乡村学校的孩子也能享受专业体育指导。
乘着十五运会的东风,汕头正依托汕头体育中心等场馆资源,探索赛事演艺展览综合运营模式。
汕头体育中心是粤东目前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体育场馆。作为场馆运营方,珠江文体进驻汕头以来,以“赛事常态化、活动多元化”的运营逻辑,为城市文体生态造血。
两年来,WSE田径公开赛、广东省青少年橄榄球邀请赛、广东省足球超级联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相继落地。同时,秉承“每月至少一场演唱会”的宗旨,汕头相继举办了超30场演唱会,形成了体育赛事密集、文艺演出纷呈的繁荣景象,展现出汕头日益活跃的文体氛围与专业的办赛能力。
通过将体育赛事与文旅资源、产业基础深度融合,汕头探索出一条以特色体育赋能城市发展的创新路径。这种以体育为纽带、以产业为支撑、以文化为底蕴的融合发展模式,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独具特色的“汕头方案”。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陈斐仪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延伸:
崭新景观带展现“山海画卷”
湛蓝海水相拥青澳湾畔,崭新的滨海景观带沿岸舒展。近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南澳岛青澳湾滨海景观提升项目顺利完工。项目作为全运会冲浪赛事核心配套工程,以“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不仅为全运会赛事筑牢环境保障,更成功入选广东省2025年度建筑业企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项目范例培育清单,成为海岛生态治理与赛事配套融合发展的典范。
项目地处南澳县青澳湾核心区域,这里既是全运会冲浪比赛的主会场所在地,也是南澳岛代表性的滨海旅游名片。作为赛事关键配套设施,项目北起北回归线广场,南至半岛酒店段,线路总长约1公里,串联起湾畔核心景观节点,形成一条集赛事保障、休闲观光、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复合型滨海廊道。
从空中俯瞰,海边的滨海景观带宛如一条灵动的生态廊道,木栈道与碧海蓝天相映成趣。据介绍,本次改造不仅对原有木栈道进行全面改造,还同步完成200米景观栏杆更新、80盏太阳能路灯及2100米沿线氛围灯带的安装。夜晚时分,灯光与海浪光影交相辉映,成为青澳湾独特的夜间景观带。
环境与风貌提升是项目的另一大重点。施工团队对半岛酒店段杂乱的低矮植被进行清理,完成青澳栈道建筑外立面的改造,以及自六都至后窑青澳美食街外立面和店铺招牌的更新,让街区风貌更显协调有序。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项目增设的四处全运会主题小品及两处绿雕,不仅凸显了赛事主题,更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新地标,吸引过往市民驻足拍照。
为确保项目如期服务全运会,工程自2025年5月启动以来,采用设计施工EPC模式,历时6个月高效完成建设任务,总投资约1300万元。项目团队还积极推广应用智能建造、新能源技术、环保材料等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以绿色环保的施工技术守护青澳湾的生态环境。
“现在散步的地方更漂亮了,晚上带着孩子来吹海风,感受全运赛事氛围,特别舒服!”家住附近的市民陈女士点赞道。如今,这条1公里的“山海画卷”不仅为全运会冲浪赛事提供了高品质的周边环境,更成为市民日常休闲、游客滨海度假的可持续利用空间,为南澳岛“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方日报记者 张晓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陈斐仪;张晓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