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1月16日,是党岭徒步路线关闭的第一天,虽然泽仁和战友们服务游客的“救援忙碌期”告一段落,但服务当地群众的“忙碌期”又接踵而至。前不久,州公安局“警眼看一线”采风报道组两上党岭,实地感受到了丹东派出所把忠诚融入到每一次救援的坚守之举,以此文致敬这群年轻向上的逆行团队。
丹巴县丹东镇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是丹巴县海拔最高之地,因两州三县交界的特殊区位暗藏险途。高海拔馈赠“手可摘星辰”壮阔的同时,也带来了恶劣的自然条件、艰苦的生活环境,更赋予丹东派出所远超普通乡镇的警务工作强度。
红色传承:雪山为证的誓言
党岭,海拔4813米,红一、红二、红四三个方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过的最高雪山,见证了红军不屈不挠、勇攀自然极限的钢铁意志。“雪山上的党证”故事在此流传,红色基因早已融入这片土地,丹巴县公安局丹东派出所传承“长征精神”,将忠诚刻进日常。民辅警们在党岭日常巡护途中,总会向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当年你们长征经过的地方,如今红叶正红,盛世如你们所愿。我们将接过你们手中的旗帜,护佑这一方平安。”所长泽仁的领誓声,在党岭雪山间久久回荡,这是承诺,更是信仰。
初心如磐:守护迷途的星光
党岭与莫斯卡景区,以雪山、草甸、海子交织的极致风光,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机动车穿越、高原徒步渐成潮流。党岭被户外探险杂志评为“四川最经典的徒步线路之一”。虽被称作“入门级徒步路线”,但却备受追捧。尤其是今年,户外徒步爱好者纷至沓来,其中不乏缺乏高原徒步经验的网友,迷路、高反、失温等安全风险随之剧增。再加之许多爱好者对高原环境缺乏敬畏心,盲目闯入未知路线,往往在寒风中突发高反,在暴雪里濒临失温,生命安全岌岌可危。此时,丹巴县公安局丹东派出所的民辅警们,便成了这片雪域高原上最可靠的“迷途引路人”。
国庆以来,单日前往党岭的游客超1000人,救援成了派出所的工作常态。全所民辅警扛起如山的使命,用双脚丈量险途,常从清晨忙碌到次日凌晨四五点。他们不仅在物理空间为迷途者引路,更在群众困境中化解矛盾、传递温暖。今年国庆期间,一辆汽车在党岭村爆胎,车主很着急,在网上联系了道孚玉科的修理厂补胎,随后又联系了丹巴县这边的修理厂。两家修理厂师傅相继到达后,双方因费用问题争执不休。值班人员调解一小时无果,泽仁所长主动提出私人承担一半费用。这份担当打动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游客也婉拒了他的支付。
逆行而上:高原上的生命接力
党岭村海拔3400米,葫芦海海拔4160米,卓雍措海拔4350米。雪落彩林时,最为壮美。有人感叹:“我更愿意称之为川西徒步的宝藏之地”,但这份“宝藏”背后,是派出所民辅警们是一次为民逆行救援换来的安全屏障。
众所周知,高原救援,从来都是与时间赛跑的硬仗,每一秒的耽搁,都可能意味着生命危险。一次,七名摩托车骑行爱好者计划从莫斯卡村穿越至丹东村,刚出发不久,一名骑手便连人带车翻倒在乱石堆中,腿部受伤无法动弹。令人心寒的是,同行者竟将受伤同伴遗弃在半路。清晨7时,泽仁所长接到求助指令,连一口热乎的早饭都没顾上吃,便带着副所长仁真东周、辅警袁坤火速赶往救援现场。他们要穿越的放牧路,狭窄得仅容一人一骑通过,乱石遍布的路面颠簸起伏,每前行一步都暗藏风险。历经八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直到下午3时,救援队伍终于在荒原中找到蜷缩成一团的伤者,用坚实的臂膀将其稳稳护送至安全地带。
黑夜与失联,是高原救援的双重致命考验。2024年8月6日,一名重庆籍男子带着妻子和三个妹妹,驾驶城市越野车贸然挑战莫斯卡至金川县阿科里的穿越路线。这条布满泥泞与沟壑的放牧路,最终让车辆死死卡在半路。下午接到救援指令的泽仁所长,与值班民警学加兰布立刻驱车前往,抵达时天色已完全暗透,山间信号微弱到无法与受困者取得联系。两人当机立断,熄灭车灯徒步搜寻,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多年积累的救援经验,在漆黑的荒原中一点点缩小搜寻范围。最终,他们成功找到冻得瑟瑟发抖的一家人,不仅将他们安全转移到温暖区域,还细心联系好住宿。这份突如其来的关怀,让异乡人在刺骨寒风中,真切感受到了高原上最暖心的温度。
有时,救援的温暖就藏在那些细微的举动里。2024年3月7日,一对浙江情侣从金川县热它村穿越至丹东村时,车胎在大雪中突然爆裂。两人既不会更换轮胎,又在密闭车厢里冻得蜷缩成团,绝望之际,恰巧遇到日常巡逻的派出所民辅警。民警们见状二话不说,顶着纷飞的雪花蹲在车旁,用冻得通红僵硬的双手,麻利地为他们更换轮胎。雪花落在警帽上、睫毛上,融化成水又结成霜,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动作。这一幕,成为这对情侣心中久久不散的暖意,也定格成高原上最动人的风景。
2025年国庆次日,连续奋战三昼夜的民辅警刚与景区商讨完救援机制,紧急求助便传来:“海拔4600米的卓雍措,一名徒步女孩严重高反失温!”副所长仁真东周立即会同政府工作人员、医生,火速向卓雍措方向展开施救。在路过游客的接力帮助下,20余名救援者在70度的陡坡上轮流背负林某,硬生生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成功将女孩送医。这场质朴的救援冲上热搜,让“丹东派出所”的名字被全网铭记。
除了应对突发险情,守护未成年人安全更是刻不容缓的重任。2025年10月26日,一位来自山东的父亲焦急万分地赶到派出所求助:“我16岁的儿子很叛逆,没说一声就来党岭徒步了,已失联一天了!”得知失联者是未成年人,派出所立刻启动应急预案,一边安排警力上山搜寻,一边联动其他警种和相关部门找寻男孩踪迹。经过多方合力,终于联系上安全的男孩。但民辅警们还没来得及喝口热水稍作休息,新的救援指令又已传来,他们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毫不犹豫地再次转身走进高原的风雪中。
藏蓝先锋:风雪中的“领头雁”
在丹巴县丹东派出所,守护群众平安的故事时时都在上演。而作为队伍“领头雁”的泽仁所长,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担当践行“温旅警务”,将“缺少的是氧气、拥有的是忠诚”的甘孜公安精神,刻进了高原的风雪里,也暖了广大游客的心。
2025年11月3日,正逢鹅毛般飘飘洒洒的大雪,笔者在党岭景区见到泽仁所长时,很难将眼前两鬓斑白的身影与不到40岁的年纪联系起来。他奔走在漫天风雪里,眼角的细纹里嵌着风雪的痕迹,就连胡子也如落霜般雪白,这是高原岁月与救援使命的馈赠。连日在风雪中高强度的救援工作,让他走路都一瘸一拐,却仍拄着拐杖坚持冲在巡护一线;顶风冒雪维护景区排队秩序时,他的声音已嘶哑,两鬓也在风霜侵蚀中愈发斑白。这份坚守与担当,也温暖了过往游客的心。有游客目睹他在风雪中执勤,身上衣物单薄,主动将自己的户外衣物递给他御寒,这一幕,温暖了寒风中的彼此,成为雪山下警民同心的最美定格。
这份执着并非一时之举。从警18年,泽仁的足迹遍布巴旺、章谷、巴底等多个基层派出所。2023年接过丹东派出所所长的重担后,他更是“以所为家”,将“群众平安”作为最高准则,带领全所民辅警在救援一线书写忠诚。凭借丰富经验成功救助多名群众,被亲切称为“党岭雪山下的救援达人”。从警以来,他先后多次被评为丹巴县优秀公务员,2012年被评为全州优秀共产党员。2025年,丹东派出所被甘孜州公安局荣记集体三等功。
今年国庆以来,他的电话成了“救援热线”,带队累计救助120余人、调解纠纷33起。由于党岭部分徒步区域手机信号覆盖薄弱,常有家属因联系不上亲人报警,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压力。
“每次救援都能有惊无险,就是最踏实的事。”泽仁的话语朴实却有力。
如今,随着冬季来临,户外徒步条件恶化,党岭自2025年11月15日起关闭所有徒步线路,泽仁和战友们终于能稍作休整,服务游客的“救援忙碌期”终于暂告一个段落。
泽仁盼望着,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能有更多的游客前来丹巴游玩,到时,大家都能更加敬畏自然,做足准备,开心出门,平安回家。
即便党岭所有徒步路线已于15日关闭,服务游客告一段落,但冬季来临,森林防火、道路保通保畅等工作又无缝衔接,泽仁和战友们的身影,还将继续坚守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风雪里。
泽仁说,守护,不只在充满歧路的徒步线路上,也在生活的寻常中。



编辑校对:宣传科
一审:杨志军
二审:陈有伟
三审:李晓霞
投稿邮箱:2901178379@qq.com
@甘孜警方微博
♪甘孜警方抖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