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谢宇航)当随州白云湖的编钟奏响《东方红》,大V@李敬业的眼眶湿润了;在黄冈东坡赤壁拓印完《记承天寺夜游》,@湖北宋君的指尖还沾着墨香——11月14日,“赓续荆楚文脉 奋力建成支点”2025年网络大V荆楚行落下帷幕。这场跨越武汉、咸宁、黄冈、随州四地的文化之旅,不仅让25位大V收获了满程感动,更助推微博话题#湖北你来对了#阅读量突破5.3亿,四地分话题轮番登上同城热搜,让荆楚魅力借由多元镜头走向全国。
(摄影:陈明)
一程见古今:紧凑行程里的文化与活力
“原本担心紧凑行程会走马观花,没想到每一站都有深度。”复盘全程,@李敬业的感受颇具代表性。从武汉的夜游长江到咸宁羊楼洞的石板古街,从黄冈遗爱湖的夜游光影到随州博物馆的青铜文明,主办方精心挑选的点位,既串联起承载岁月的传统文化地标,也纳入了近年新打造的网红打卡地与乡村振兴示范点。“比如四邑村的蔬菜长廊,农技人员的讲解让我读懂‘把种子抓在自己手里’的分量,这是以往文旅采风少有的收获”。
这种“古今交融”的设计,让首次参与省级文旅活动的@老张同学全程充满惊喜:“每个城市都在用心挖掘本土特色,不是简单复制热门玩法。”@明超作为湖北人,更是直观感受到家乡的蜕变:“黄冈遗爱湖夜游的光影艺术、随州白云湖夜游的NPC互动,两个夜游风格完全不同,却都把文化做得鲜活,身为湖北人特别骄傲”。而@淮南帮则看重这种设计背后的系统性:“能明显感受到湖北省政府在统筹各地文旅资源,让荆楚文化的脉络更清晰,不是零散的景点拼凑。”
处处有惊喜:可感可触的荆楚特色记忆
谈及行程中最深刻的片段,大V们的答案都指向了能够亲身体验与感受各地文化。@李敬业至今记得导游对羊楼洞青砖茶的解说:“从武汉的百年茶仓到咸宁的古茶道源头,一下子就摸清了万里茶道的前世今生。”而黄冈遗爱湖夜游,则让他刷新了对东坡文化的认知:“以前只知道苏轼与杭州,没想到他在黄州留下这么多创作,夜游的光影把这段历史讲活了”。
味觉记忆同样鲜活。随州滑肉的醇厚、黄冈东坡文化宴的创意、咸宁青砖茶的甘醇,成为大V们口中的加分项。“黄冈把各县区的美食整合起来,每一道菜都有东坡故事,吃的时候不仅是尝味道,更是品文化”。@湖北宋君的话,道出了@老张同学的心声——后者对羊楼洞石板街的非遗茶技与黄冈美食念念不忘:“走在石板街上,能闻到茶香,看到师傅做茶,这种原汁原味的体验比单纯看景更难忘。”
@明超则对黄鹤楼的热度印象深刻:“工作日都人头攒动,夜游的NPC设计让游客不自觉就融入了文化氛围。”更让他欣慰的是粉丝反馈:“之前大家对湖北的印象只有武当山、黄鹤楼,这次我分享了羊楼洞、遗爱湖这些小众景点后,很多人留言说‘原来湖北还有这么多宝藏地’,完全符合我希望将湖北更多小众景点推广出去的初衷”。
建言促发展:大V视角下的文旅优化方向
在收获感动的同时,大V们也结合自身经验,为湖北文旅发展提出了务实建议。针对线路规划,@李敬业提议:“可以推出一日游、两日游自由行攻略,把景点、美食、特产串联起来。比如武汉巴公房子是热门打卡地,若能在这里设个阜昌茶庄展示区,就能带动更多人去羊楼洞探秘。”@淮南帮则补充:“希望官方能整合资源,推出权威攻略,让游客不仅能看好、吃好,还能带走有特色的伴手礼,实实在在拉动文旅消费”。
内容传播方面,@湖北宋君认为可以更关注“日常之美”:“除了大型节庆,春天的花海、夏天的避暑地、秋天的银杏、冬天的温泉,这些四季常态美景也值得推广,再建个数字素材库供创作者使用,让传播更持久、更专业。”@明超则强调差异化:“各地要避免同质化,比如随州的编钟、黄冈的东坡文化,要把这些特色做透,再串联成历史文化研学路线,让游客能慢下来深度体验”。身为随州籍博主的@老张同学,更是许下承诺:“会继续深耕家乡‘炎帝根脉+编钟礼乐’的IP,用更创新的形式讲好随州故事”。
据悉,本次活动由湖北省委网信办、湖北省文旅厅主办,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承办。尽管活动已落幕,但大V们的传播仍在继续——那些带着墨香的拓片、回荡着编钟的夜色、饱含温度的美食,正通过他们的镜头与文字,成为更多人奔赴湖北的理由,也为荆楚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鲜活的民间智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