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5》,揭晓了2025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2025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2025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名单。
单看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海南共有三个区上榜,全都在三亚。分别是排在第38位的三亚市天涯区,第39位的三亚市海棠区和第45位的三亚市吉阳区。
这情形,像极了学校尖子班的前三名,不仅都出自同一个班,分数还咬得特别紧,不禁让人会心一笑,果然都是“三亚出品”,品质保证,大差不差。其实,三个区本来就各有特色,却又能形成互补,天涯区主打文化IP,海棠区聚焦高端度假,吉阳区则兼顾城市休闲与生态体验。
但笑过之后,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是它们?这三兄弟如何在全国上千个市辖区中脱颖而出的?
在我看来,三亚能成旅游顶流,首先得感谢老天爷。作为中国少有的热带海滨城市,三亚的“热岛海岛”气候堪称独一份。冬天不冷、夏天不闷,全年适合下海游泳、晒太阳,这种自然禀赋,国内其他城市真没法“平替”。就像有人说的,三亚的阳光沙滩,是拿钱也买不来的稀缺资源。
就拿排名最靠前的天涯区来说,堪称三亚的文化名片和浪漫担当。光是“天涯海角”这四个字,就承载了太多国人的家国情怀与浪漫想象,它已不单单是一个景区,而是一个文化符号。加上如“海上桃源”般宁静原始的西岛,以及凭借蓝白相间建筑和文艺气息火爆社交网络的天涯小镇,天涯区成功地将古典浪漫与时尚潮流融为一体。
资料图,来源:“精美天涯”微信公号
这是天时地利。
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拥有绝佳的自然资源,只是拿到了一手好牌,但能否打赢,关键还看出牌的人。历史上,许多拥有顶级资源的旅游目的地最终籍籍无名,问题往往就出在“人和”上。三亚的成功,恰恰在于它们没有“躺平”吃老本,而是在“人和”上做足了文章。
三亚的规划,很早就意识到了协同发展、避免同质化内耗的重要性。几个区各有特色和侧重,清晰的战略分工,让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的配置。再加上基础设施的持续升级, 从凤凰国际机场的扩容,到环岛高铁的串联,再到四通八达的旅游公路网络,三亚一直在提升游客的可进入性。
同时面对过去旅游市场中存在的乱象,三亚一度重拳出击,建立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调解委员会,形成了立体的监管模式,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重塑了游客的信心。
资料图,来源:“精美天涯”微信公号
正是这些后天的、人为的、不懈的努力,将老天爷赏的这碗饭,烹制成了一席让全球游客都流连忘返的饕餮盛宴。
当然,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待任何一份榜单。评选机构的标准、数据的来源、权重的设置,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它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名次本身,而在于其参考和镜鉴的意义。但至少,对于上榜的三亚三区而言,这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鞭策,提醒它们“百尺竿头,须更进一步”,切莫在赞誉中固步自封。
一言蔽之,旅游业的成功,从来不是单靠运气。唯有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以长远的眼光做好规划,以匠人的精神打磨产品,以赤诚的真心服务游客,才能将美丽的风景,真正转化为繁荣的前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