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结果
同一个乡的两片地,中间隔着别的市和别的镇,乡亲想见面,得先穿过人家的地界。听着离谱,这事真实存在,就在甘肃兰州的永登县。
这片被分开的地方叫坪城乡。把它切开的那条“刀”,来自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的松山镇。两边人来往,只能过武威的路。有人叫它飞地,不是因为飞得高,而是和本土不连,像被放在外面的一块拼图。
再看地图
兰州的整体轮廓看着没啥稀奇,可地图一放大到永登县,你就会愣住。县里行政格局复杂,镇乡齐全,人口二十六点五万,土地六千零九十平方公里。下辖的镇有城关、柳树、大同、龙泉寺、红城、苦水、树屏、中堡、武胜驿、通远、连城、河桥,乡有坪城、民乐、七山。名字密密麻麻,但真正让人记住的,是坪城乡的特殊位置。
没人能把当年怎么划的说清,像是历史留下的一道题。你看地图,只能接受现实的结果。
“两片同乡土地中间夹着别的县镇,村民相见要过境“
把镜头拉到东北角。坪城乡在县境最东北,东边接着白银市景泰县的正路镇,南边贴着上川镇,西边挨着武胜驿和中堡,北边直接顶着天祝藏族自治县。它本来应是一个整体,却被松山镇硬生生分成两段。
这块乡的体量不小。区域五百三十四点二平方公里,底下有十三个行政村,户籍人口一万三千七百,乡政府在坪城村。数字不大不小,但放在被分割的现实里,每一个数字都对应着路上的折返。
“区域面积534。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7万人“
日子怎么过,得看地里的活。坪城乡的地里种的是马铃薯,家家户户都熟悉这口粮。山地放牧是另一半,高原细毛羊是压舱的产业,毛好,耐寒,养起来踏实。
“坪城乡是兰州唯一的半农半牧地区“
走马文化在这片地上不稀罕,马是伙伴,也是工具。夏秋季的高原牧场,有水草,也有日常琐事。有人说这里能体验牧场生活,不是噱头,是真的能看见人和牲畜怎么一起过。
这几年也有人在琢磨路子。宝泉山自然景区在推,草原露营在试,牧家乐也在搭。文旅不是一夜的买卖,得慢慢磨。如果能把边界的稀奇变成招牌,可能会走出一条新路。
问题也摆在眼前。飞地不是风景照,它考验日常治理。孩子上学走哪条线更近,公交怎么接驳,村里修路谁来比划,卫生院和大医院怎么转诊,这些不会在地图上自动解决。跨市跨县的事,最怕扯皮,最怕没人拍板。
但话说回来,正因为线画得绕,反而容易让人记住。外地人愿意来看看这个“夹心乡”,本地就有机会把土特产卖出去,把牧场体验做起来。文旅不是救命稻草,却能添一把火。
永登的盘子不小。二十六点五万人,六千多平方公里,十二镇三乡,工业农业都得照顾。把坪城乡放进这个盘子里看,你会发现它不是边角料,而是兰州北缘的一块真实拼图。把它照顾好,就等于把一条边界线抹顺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割。也许是历史沿革留下的缝,也许是地形与通道当年的选择限制,外人难以还原。现在再去追问当年的“为什么”,意义不如盯住眼前“怎么办”。跨区域协调不是口号,能不能把证照办理、交通联动、社会服务,做成一套可执行的流程,才是对当地人的交代。
别小看这点事。村民婚丧嫁娶,货车出入牧场,孩子回家探亲,动不动就牵涉到穿越别的市县。边界合作要细到小时刻,别让人因为一条线被卡住。
“农业主打马铃薯,牧业靠高原细毛羊“
我更关心一句话。边界是线,人是活的。飞地听起来像地理奇闻,可对生活的人来说,只有两个字,方便。能办事,能就医,能求学,能把货顺利运出去,这比任何“奇”都重要。
也别把飞地想得太苦。半农半牧的特色,是别处没有的底色。走马文化本来就是可看可玩的内容。只要把安全和服务盯紧,把体验做实,在地的年轻人也许愿意留下,在外的游客也许愿意多待一天。
最后再把关键信息拎清。地点在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问题点在坪城乡被武威市天祝县的松山镇一分为二。坪城乡位置在县东北,东邻景泰正路镇,南接上川,西连武胜驿和中堡,北靠天祝。面积五百三十四点二平方公里,十三个行政村,一万三千七百人,乡政府在坪城村。农业是马铃薯,牧业是高原细毛羊,是兰州唯一的半农半牧区,正在推进宝泉山自然景区、草原露营和牧家乐。
把这些做实,奇特就会变成优势。地图上的裂缝,也许能长成一个新的机会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