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邹平融媒】
连日来,邹平大集每天一大早就人声鼎沸。马戏大棚前的排队人员蜿蜒数十米,非遗小吃摊的香气漫过整条街巷,孩子们的欢笑声混着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自11月22日起,为期十天的邹平大集“物资交流会”正式启幕,这场集亲子娱乐、特色商贸于一体的文化消费盛宴,正以独特的魅力激活城乡消费新动能。
“以前赶集是买东西,现在赶大集是享受生活。”特意从长山赶来的李女士带着孩子刚看完马戏表演,又被张高村“黛香溪”小磨香油的摊位吸引。案台上,“黛香溪”手艺人王师傅正将刚榨好的香油舀入玻璃瓶,琥珀色的油体澄澈透亮,醇厚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游客接连称赞。作为张高村标志性美食,“黛香溪”小磨香油依托交流会的旺盛人气,仅一上午就售出几十瓶,比平时销量翻了两番,不少外地游客还特意加了微信预订。
文化赋能让传统大集摆脱了“买卖商品”的单一属性。交流会现场,黛溪街道特色手作“老粗布家纺”传承人赵大姐的摊位前始终围满观众,她手中的老粗布以纯棉为料,经“纺、织、染”多道古法工序制成,蓝白相间的花纹透着质朴韵味,游客不仅能观赏织布技艺,还能定制绣有专属纹样的围巾、床品,带动各类家纺产品销量激增。另一边,台子火烧的烤炉前香气四溢,传承人将多层叠制的面团送入炉中,出炉时外皮金黄酥脆,咬开的“咔嚓”声成了集市最动人的声响。
多元文化体验为消费注入持久动力。马戏大棚内,空中飞人、小丑互动等节目引得观众阵阵惊呼,每场演出座无虚席;外侧的儿童娱乐区里,旋转木马、充气城堡成为亲子互动的乐园,不少家长借着陪伴孩子的机会,顺便选购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光马戏表演每天就吸引上千人,连带我们的水果销量都涨了三成。”集市东侧的水果摊主笑着说。
此次交流会是邹平“文化+集市”模式的生动实践。整合了本地农特产品、外地特色小吃等商贸资源,形成了“文化聚人气、人气带消费”的良性循环。据不完全统计,交流会开幕首日人流量突破5000人次,商户日均收入普遍提高25%以上,其中非遗相关摊位收入涨幅更是超过40%。
“我们要让大集既保留烟火气,又充满文化味。”邹平市黛溪街道宣传委员、统战委员王智敏介绍,此次交流会特意设置了“文化消费专区”,除了非遗展示,还安排了传统手工艺体验等活动,让游客在逛吃玩乐中感受邹平文化魅力。不少年轻游客通过短视频分享集市盛况,让“邹平大集”成为本地热搜话题,进一步扩大了消费辐射范围。
从非遗美食的味觉传承到马戏表演的视觉盛宴,从亲子互动的情感联结到城乡互通的商贸往来,邹平大集正以文化为纽带,构建起“以文促商、以商兴文”的消费生态。截至目前,交流会累计吸引游客数万人,带动消费额一百余万元。
通讯员 邱宁 报道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