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高洁 记者 黄葆青
当毅行的脚步叩响青石板路,清澈的溪流映照出古老技艺的身影,余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身为一段可触可感的鲜活旅程。作为2025年“余杭好地方 千年苕溪韵”文旅嘉年华的重头戏,“溪”游记毅行活动不仅是一场体能挑战,更如同一根灵动的丝线,将散落苕溪两岸的非遗珍珠串连成链。
签到现场
毅行之路,是一条非遗的体验之路。起点瓶窑码头,气氛早已火热。在“余杭非遗 生生不息”的打卡造型前,参与者们争相留影,开启非遗寻踪的第一站。一旁的市集展位,径山点茶清香袅袅,茶筅击拂出的绵密沫饽,是宋代美学的当代回响;良渚文创展位,以神人兽面纹、玉琮等为灵感的现代设计,让五千年的文明变得可亲可佩。更有NPC带来的投壶、蹴鞠之乐,瞬间将人拉回那个文雅与活泼并存的朝代。
活动现场
毅行之路,也是一条非遗的发现之路。沿途的各个打卡点,非遗元素如繁星点缀。行至宋家头古树保护区,体验组的终点不仅是休憩之地,更是一处文化驿站。悠扬的竹笛声破空而来,那是来自“中国竹笛之乡”中泰的问候,每一个音符都带着竹林的清新与匠心;梨膏糖的甜香与小锣书的乡音相辅相成,一句乡音,一口甜润,是刻在余杭人记忆深处的童年味道。而在挑战组的终点宣杭拾忆铁路公园,仓前剪纸的巧手翻飞,将苕溪风光、铁路情怀定格于方寸红纸之上;一杯温润的径山柚子茶,则慰藉了行者疲惫的身心,其制作技艺本身,就是一味传承已久的养生智慧。
活动现场
此次毅行,巧妙地将非遗融入“行走的课堂”,让参与者在健身休闲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成为非遗的体验者、传播者。每一个打卡印章,不仅是对毅行里程的记录,更是对一段非遗故事的收藏。这种“非遗+体育”的创新融合,让古老的文化基因在青春的血液中找到了新的流淌方式。
打卡盖章
而毅行,仅仅是此次苕溪文化风情带文旅嘉年华的一个精彩截面。放眼整个活动版图,非遗的光芒无处不在:良渚段毅行沿线的十数个非遗摊位,仁和冬捕季的“百县千碗·余杭至味”与活态非遗市集,以及中泰街道在南湖未来科学园奏响的笛韵与科技的共鸣……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一幅“以水营城、文脉传承”的生动画卷。
毅行队伍
这场文旅嘉年华,以水为脉、以文铸魂,将散落的非遗明珠串珠成链。余杭正用创新实践证明:非遗,并非束之高阁的遗产,而是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活态文明”。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更在与时代的对话中,走向更远、更生动的未来。
图源: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