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边上,有个千年古镇,安静得像把旧瓷勺,敲一下才知道脆亮。
名字叫严台古镇,在乐平市东边,离景德镇市区不远,车程差不多一小时。
老街不长,青石板铺到尽头,石缝里都是小草,脚下打滑要小心,别一脚栽了成了“人形落釉”。
门票没有,进镇随意走,遇见老人打太极,遇见小孩追猫,像亲戚家院子。
最妙是人少,拍照不用排队,抬手就是空景,连风声都能听见。
街上祠堂多,门口石鼓还在,梁上能看到旧年款,嘉庆、同治这样的老字样,抬头就能读一段时间。
古戏台留着木柱,台口不大,村里逢年还会唱一场,锣一响,孩子就围成一圈,戏比风景更入味。
老井口很深,石栏磨得发亮,桶绳的沟槽像年轮,一圈一圈,全是日子刻出来的。
这条路以前做生意的人常走,茶盐陶器都在这里中转,挑夫肩上的木担压出石板的凹痕,还在,脚尖一碰就能摸到旧时光。
古桥只有一拱,桥面窄,桥下水慢,桥头有棵老樟,夏天来了,阴影能罩住半条巷子。
来这地方,最好自驾,景点分散,拐弯多,走走停停才有意思。
导航设严台古镇牌坊,车停村口空地,早到能免去找位子的烦心。
高铁也能来,站点要分清,去古镇下乐平北站更近,打车三十多公里,时间省一半。
很多人下了景德镇北再过来,路上又折回,时间都晃在窗外,白白浪费。
不想打车,就先到乐平市区,再坐小巴或网约车进镇,班次少,别卡着点。
走法很简单,进牌坊先逛老街,再到戏台和祠堂,最后去古桥、老井,顺路串小巷。
晴天早上来,光线好,石板会发亮,照片干净。
阴天更有味,雾气贴地,老墙的颜色显得厚,再来一碗热粉,整个人就缓下来了。
停留两到四小时差不多,想慢点,就在桥边发会儿呆,等村里炊烟起,再走不迟。
吃的不用讲排面,乐平这边主打实在。
肉饼现烤,外皮脆,咬下去爆汁,小心烫嘴。
米粉多种做法,拌粉、汤粉、锅巴粉都有,早上来一碗,脚底就有劲。
夜里想热闹,去乐平城区夜市更合适,烤串、粉肠、糍粑全凑齐,花不了多少钱,肚子还满足。
住在古镇里选择少,干净的民宿不多,建议回乐平或景德镇市区,选择多,价位稳。
乐平城区的商务酒店一百多可以拿下,周末会涨,工作日更合适,省钱还清静。
想加点瓷都味道,可以把古镇和景德镇城区拼在一起。
白天走严台,傍晚到陶溪川,逛夜集,喝一杯,再挑个小碗带走,轻巧不累赘。
想看烧柴的劲头,就去古窑民俗博览区,看拉坯、看上釉,火一开,瓷器像出窝的鸟,排着队往外飞。
历史这头,瓷器的路子要从古镇看起。
以前景德镇瓷器走水路、走古道,像这类驿点一样,货在这里歇一口气,再上路。
商号在祠堂边开门,门楣留着字号,账房在后,墙里还嵌着算筹的痕迹,手摸上去,凉得很。
古镇不是摆拍的背景,屋里有人住,门口有鞋,有柴,有菜篮。
拍照要轻,别把镜头怼到人脸上,买点小菜,聊两句,更顺路。
买纪念品别着急,街边瓷片多是拼装玩意儿,做做样子还行,别花大价钱。
真要买,去景德镇的市场,认清材质,看釉色,货比三家,心里稳。
防坑有几条,先说清楚。
别跟路边黑车,价格不定,心里没底。
别把行程塞满,景点离得远,赶时间就只剩喘气。
别穿光底鞋,石板一滑,膝盖先着地,回去得抹红花油。
孩子多的家庭,备点小零食和创可贴,古镇便利店不多,夜里更少。
雨天来要带伞也要带帽,巷子窄,水从屋檐落下来,伞挡不住脖子。
走累了,老井边坐一会儿,不急,风会自己过来。
预算方面,挺友好。
吃饭人均四五十,住店一百多,油费过路费看里程,整体比热门古镇轻松多了。
时间允许,顺带看乐平的众埠矿晶展馆,彩色矿石一排排,孩子看得眼睛发亮。
想看山水,就去洪岩一带,岩层颜色像切开的年轮,拍出来不输滤镜。
来这地,周末人会多一点,也不堵,工作日更香,老板闲,聊得也细。
古镇的好,靠一口慢劲。
不用喊口号,不用打卡,就往前走,石板会告诉你往哪去。
肚子饿了吃,脚软了歇,天黑了回城,灯一亮,路就平。
到点了就走,走了还想来,来来去去,才叫旅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