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藏韵
《西藏旅游》2025年11月刊预告
▲图源丨摄影师/姚力
本期策划冬游西藏 暖蕴时光
文/李娟
图/普琼
编辑/李涓涓
布达拉宫▲图源丨摄影师/普琼
初冬暖阳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
当各地步入冬日的沉寂,西藏却在一片纯净中悄然苏醒。阳光慷慨洒落,雪山巍峨静立,大地被覆上无垠的洁白。你可以在温暖的光影中静坐,让暖意渗透身心;亦可踏入氤氲的温泉,洗去满身的风尘。雪花轻轻飘落,湖面凝成翡翠般的蓝冰,星空低垂,仿佛伸手即可触碰天幕——西藏的冬天,既是诗,也是可以走进的远方。
巴松错▲图源丨摄影师/唐及科得
比自然更动人的,是这里永不停歇的生活之歌。热闹的节庆、传承千年的非遗、甜茶馆中弥散的暖香……每一处细节,都藏着当地人对冬天的智慧与热情。
非遗舞蹈▲图源丨摄影师/刘运泽
我们从文化之旅、温暖之旅、童话之旅、美食之旅、生灵之旅五大维度,呈现西藏冬季的十大体验:眺望巍峨雪山、漫步雪中童话、沐浴和煦阳光、浸泡热气温泉、参与民俗节庆、探访非遗文化、漫步城市街巷、邂逅高原生灵、静观蓝冰湖泊、品尝西藏美食。从自然到人文,从舌尖到心灵,我们将共同走进一个不止于风景、更关乎别样体验的西藏冬日。
文化之旅
西藏节庆
01冬日藏韵 节庆盛宴
文/宋佳美
图/万敬芝 王成 陈思婷 林滇翊 白玛群培 摄影师老皮
编辑/肖笭
▲图源丨摄影师/万敬芝
十一月,雪落山川,万物收敛,冬季的西藏是安静的,但并不是静止的。
在西藏人民如流水缓缓的生活里,正酝酿着一场场节庆的热情,自然与人文、传统与新生,与冬日阳光一并,为雪域高原带来经久不散的暖意。
来吧,在这里度过一整个冬季,就能真正领略到西藏的人文风情、民族底蕴。
非遗技艺
02尼木冬日慢
一缕香,一张纸,一方匠心
文/尼·守望者 王成
图/王成 阿GO 溪行记
编辑/李涓涓
▲图源丨摄影师/王成
这个冬天,若想避开人潮,遇见最本真的西藏人文,不妨循着冬日的暖阳走进尼木:看手艺人指尖流转的千年技艺,听他们讲述非遗背后的故事;于山色与人文之间,闻着藏香的清冽、摸着藏纸的粗糙、赏着雕刻的精巧,沉浸式体验当地人的冬日慢生活——这才是冬游西藏最动人的打开方式,让你在季节与匠心的碰撞里,读懂西藏非遗的温度。
非遗歌舞
03
手心里的暖
足尖上的光
文/笑笑她爸 立夏
图/丁增尼达 王成 大刀367
编辑/李涓涓
▲图源丨摄影师/丁增尼达
西藏被称为“歌舞的海洋”,在这里,歌舞不只是表演,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管唱得好不好听,跳得好不好看,只要愿意加入,就能乐在其中。歌声响起,安静的山谷顿时热闹起来;长袖飞舞,空旷的草原一下子充满生气。
到了冬天,工布新年、藏历新年接踵而至,藏戏、堆谐、锅庄舞、热巴舞纷纷登场,处处都是歌声舞影。这个时候来西藏,不仅能感受不一样的冬日风情,还能亲眼看到、参与到这些生动热闹的歌舞之中。
艺术Citywalk
04
冬日漫游纪
穿过时光的长河
文/海底的猫
图/海底的猫 元宝团团子
编辑/宋亿
▲图源丨摄影师/海底的猫
冬日的拉萨,总有一种令人慢下来的理由。阳光透过古老的屋檐,落在街巷的石板路上,映出淡淡的金色光影;寒意轻轻贴着脸,却温柔得让人想伸手去接。“日光城”拉萨的冬日之所以温柔,不只是阳光的偏爱,更在于人和物、历史和当下、手作与生活之间流动的温度。在这里,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脉络上,每一眼都仿佛看见古今的交汇。
阅读Citywalk
05雪域澄澈 书影拉萨
文/刘媛莉
图/侯森文 刘媛莉 阿拖施晓君 立夏 彭志红 雷达
编辑/李涓涓
▲图源丨摄影师/侯文森
拉萨,当我口中念出它的名字时,心里就会升起一种向往与热爱的感情。于是,我总在冬日奔赴它,带上一支笔,一个本,我一次次地走进它,一边阅读,一边记录这座古老的城市。用阅读的方式走进拉萨,到的地方和书里的文字相互印证。
然而冬游拉萨,最妙的便是这份 “印证”:书页翻动时是文字里的拉萨,脚步落下时是雪与阳里的拉萨。当文字里的历史、诗句里的心境,都在冬日的澄澈里有了具体的模样——冬阳洒满布达拉宫的金顶是庄严,就连书里写下的句子,都沾了几分雪的清透与阳的暖意。
这样的体验,哪里只是神奇与满足?分明是连时光都慢下来,成了一辈子都想反复回味的澄澈。
童话之旅
日照金山
06
藏东南冬旅
寻日照金山
文/桃桑
图/菠菜摄影师 桃桑 阮强 漆洋
编辑/肖笭
▲图源丨摄影师/菠菜摄影师
冬日的藏东南,是一部被雪光照亮的无字之书。此时的南迦巴瓦卸下云雾的薄纱,以澄澈之姿直指苍穹;易贡的暖谷中,纳雍嘎波与茶田相伴。而加拉嘎布如一抹淡墨,勾勒出桃花沟深处的田园意境。
这将是一场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暖行。不必急于征服,只需静静驻足,在雪与光、山与田之间,找回时间之外的那个自己。
蓝冰之约
07
颜色的理论
蓝冰的呼唤
文/蒙牛酸酸乳
图/李珩 阿GO 摄影师老皮
编辑/宋亿
▲图源丨摄影师/李珩
“蓝色就像天空和群山一般遥远,我们总爱慕蓝色,在蓝色中思考,因为蓝色牵引着我们,令我们向往。”歌德在《颜色的理论》中对蓝色的描摹,恰似为西藏冬日蓝冰写下的邀约。
当春的烂漫、夏的澄澈、秋的绚烂渐次退场,高原的凛冽寒风中,一种凝结着时光与自然之力的奇景隆重登场——蓝冰。它不是单一的色块,而是风和阳光的杰作,是冰川的低语、岁月的诗行,铺展在西藏的湖面上。
林海雪原
08
冬日西藏 冰雪童话
文/张尚培
图/姚力 张振启 唐及科得 胡王光
编辑/与子成
▲图源丨摄影师/姚力
当凛冽寒流席卷高原大地,万物失去生机之时,雾凇却如同那高山上的雪莲,凌霜傲雪,在严寒中盛开。当“冬游西藏”如火如荼,雅鲁藏布江、巴松错、新错、鲁朗小镇笼罩在雪白之境里,一夜之间,草木生出“玉树琼花”,银装素裹的树枝彼此交错,搭出了一个个毛茸茸的梦境。世界只剩下蓝与白的交响,天空是纯粹的钴蓝,阳光穿过稀薄空气,把雪地照得晶亮,每一粒冰晶都在发光。
温暖之旅
晒太阳
09
西藏的阳光
暖在心窝上
文/老皮 张清琼
图/钱小哆 阿拖施晓君 立夏
编辑/李涓涓
▲图源丨摄影师/钱小哆
曾经,我对西藏有过无数想象。不外乎是喜马拉雅山的雪、雅鲁藏布江的水、布达拉宫的红墙、大昭寺里的酥油灯,还有广袤荒原上翱翔的苍鹰。直到真正来到西藏,我才发现,原来西藏的阳光,也是这片土地上不可忽视的一抹绚丽色彩。
泡温泉
10
西藏温泉
穿越荒原的疗愈
文/海底的猫
图/摄影师老皮 海底的猫
编辑/宋亿
▲图源丨摄影师/摄影师老皮
西藏的温泉,多而奇绝——有的卧在海拔四五千米的荒原,有的依偎河谷蒸腾白雾,也有的静默流淌于村落之旁。因地壳运动频繁而剧烈、断裂带纵横,地下热能易被水激活,泉眼如星,遍布于喜马拉雅、念青唐古拉与冈底斯山脉等地带。
这片高原的地底,仿佛藏着一口永不冷却的炉子,地面上总有咕噜噜作响、冒着袅袅热气的泉眼。雪山之下似乎蕴藏着不灭的火,才有了山脚流淌不绝的温水。西藏的温泉像朦胧的诗,清澈的歌。它们是大自然赋予西藏的珍宝,是这片土地最温暖的疗愈所。
美食之旅 寻味西藏
11
凛冬藏暖意
沸锅煮风味
文/李宏祥
图/李宏祥 木子小镇的木子 摄影师么么锐
编辑/与子成
▲图源丨摄影师/摄影师么么锐
拉萨冬天并非淡季,反而是体验当地生活精髓的最佳时节。寒冷天气里,热气腾腾的墨脱石锅鸡成为标志性美食,以天然皂石锅慢炖藏香鸡,加入手掌参、松茸等高原特产,汤汁醇厚,暖身亦暖心。在平措康桑、玛吉阿米等观景餐厅,人们可边品尝藏式烤羊排、酥油茶或牦牛酸奶,边欣赏布达拉宫与雪山辉映的美景。而巷弄深处的地道小吃,更承载着质朴的人情味。拉萨冬日的美好,不只在于食物的温暖,更在于围炉共享的烟火气息与这片土地的真挚温度。
生灵之旅 动物天堂
12
雪域生灵舞
高原冬韵长
文/李宏祥
图/潘华鹏 李宏祥 刘璐 任兼苏
编辑/与子成
▲图源丨摄影师/潘华鹏
雪域苍茫,俯仰之间,良禽佳兽闲庭信步……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一大高原,被生物学家誉为“野生动植物的王国”。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不但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有着“珍稀野生动植物天然园和高原物种基因库”的称誉。
编辑:文化西藏
【主编:谭其露丨编辑:桐桐】
大家好呀!我们是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官方账号,想了解更多关于西藏旅游干货、西藏风土人情的小伙伴,请多多点赞、评论、分享!
关注我们账号,带你走进最美西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