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记者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管委会了解到,该管委会联合黄河尧文创共同推出“葡萄酒文创寻宝记”活动,巧妙串联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博物馆、银川当代美术馆、安漠酒店、自强巷、宁夏礼物文创店及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六大城市地标作为打卡点,通过沉浸式寻宝体验,引领公众深入探索葡萄酒文化与创意文创融合的独特魅力。参与者可在上述指定地点领取精心设计的活动透卡,开启一场以葡萄酒为主题的文创探索之旅。
按图索骥,参与者前往各打卡点,寻找独具特色的葡萄酒主题文创产品,并通过打卡拍照记录精彩瞬间。成功完成打卡任务的参与者,即可获得一份特别定制的活动礼品——源自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香薰挂件。礼品不仅设计精巧,更散发着浓郁醇厚的红酒香气,将葡萄酒的感官体验延伸至日常生活,成为宣传产区特色的一张移动名片。
“葡萄酒文创寻宝记”是一次文化体验与产业文旅融合的推广,它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品牌内涵、历史底蕴与艺术设计、生活美学相结合,让参与者在趣味互动中,感受葡萄酒从田间到杯盏,再从杯盏到文创产品的价值升华与创意转化。活动设置的打卡点兼具文化、艺术、商业与交通枢纽属性,有效覆盖了本地市民与外来游客,实现了宣传效应的最大化。
据了解,黄河尧文创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已联手开发多款葡萄酒系列文创产品,不仅是宁夏葡萄酒卓越品质与独特风土的载体,更通过创新设计,为厚重的葡萄酒文化注入了崭新的活力。本次活动,正是系列文创产品推广中的关键一环,旨在通过线下互动,让文创产品“活”起来,使产区故事更加生动地“走”出去。
(记者 束 蓉/文 图片由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管委会提供)
还有以下资讯

银川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领域
“安全超市”积分行动成效显著
日前,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通报,公布今年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领域“安全超市”积分行动开展情况。该行动在总结去年试点经验基础上全面推行,截至目前,共有89个项目参与实施,累计整治安全文明问题4060项次,兑换奖励资金超13万元,2991人次获奖励,26个实施良好项目获通报表扬。
据悉,银川市住建局推出“安全超市”积分行动,旨在增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构建“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人人负责、人人安全”的安全生产氛围,提升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此次参与行动的项目覆盖广泛,在隐患整治与文明施工方面成果突出。其中,国网宁夏建设分公司6号、9号办公楼综合改造项目表现亮眼,消除隐患数量达253个,文明施工治理55次;阅秀居项目二标段、高桥二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1号等项目,也在隐患消除或文明施工治理上取得优异成绩。银川市住建局决定对兴庆区北塔三四六队城中村改造项目安置区及配套设施工程EPC总承包标段、高桥家园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等26个项目予以通报表扬。
(记者 张红霞/文)
盐池县双圪垯村“村企联动”种洋姜
一地生“双金”
11月24日,盐池县王乐井乡双圪垯村的田野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连片的洋姜种植基地里,70余名村民正忙碌地捡拾、去泥、装袋,一颗颗色泽鲜亮、体态饱满的洋姜被整齐码放,绘出一幅产业兴旺、农户增收的动人画卷。
双圪垯村曾因土地闲置、产业单一被制约发展。今年年初,村里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集中流转2100亩闲置土地,与盐池县田润芊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规模化发展洋姜种植,不仅有效盘活了“沉睡资源”,还为村集体带来6万元的保底分红。今年,基地洋姜预计总产量达3000余吨,总产值突破300万元。“我们村与企业合作种植的2100亩洋姜已进入采收期,每天用工约70人,每人日工资180元。”双圪垯村村委会主任周军说。
从种植管护到采收分拣,洋姜产业全程吸纳本地劳动力参与,让村民真正实现“一份土地两份收益”,既有稳定的土地流转租金,又有可观的务工收入,切实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今年以来,王乐井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洋姜、羊肚菌、党参等劳动密集型特色种植产业,累计带动当地村民家门口就业1460余人次,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王乐井乡武装部部长周顺奉说。近年来,该乡依托地域优势做强产业,聚焦农民增收谋划发展,以特色产业为纽带,串联起农户增收、集体增效的发展链条,让曾经的“土产品”变身“金招牌”,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更蹚出一条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记者 孙振星/文)
金凤区举办“多民族社区居民
亲如一家”成果展示活动
近日,金凤区“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暨互嵌式社区建设成果展示活动在新百CCpark举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呈现了金凤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和互嵌式社区建设成效。
活动通过成果展示、文艺展演、互动体验等形式,设置了多维度成果展示区,由金凤区委统战部,金凤区教育局、文旅局及辖区各镇(街道)分别搭建展位,各展位以“一街一品牌”为亮点,立体呈现金凤区在空间、文化、社会、经济、心理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展演环节,六大节目串联起互嵌式社区建设五维互嵌的动人篇章,开场舞《母亲是中华》展现了56个民族儿女同心向党的赤子情怀,让各民族群众在歌声中凝聚共识。现场还设立了4个“邻里同心”打卡点,让各族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情谊,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金凤区率先出台互嵌式社区建设导则,培育了21个特色品牌,创新“云端课堂”推进机制。其中,颐和城府社区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籽籽同心 乐享颐和”项目入选国家民委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国、全区进行推广。
(刘 媛 李晨雨 文/图)
沙坡头区携“坡好+”
品牌赴闽寻商机
11月25日,“如遇佳期·有头有尾”沙坡头区2025年农文旅产业招商推介大会暨农文旅商促消费活动在厦门市举办。活动汇聚闽宁两地近200家文旅、农业及商贸企业代表,共叙山海情谊,共谋发展新篇。
活动现场,“坡好”主题展区成为关注焦点。“坡好礼”展区集中呈现沙石画、黄河瓷、滩羊毯等非遗精品与文创产品,展现沙坡头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坡好吃”展区以手抓羊肉、蒿子面等特色美食为媒介,传递浓郁西北风味;“坡好品”展区展出沙坡头旱苹果、金银花、香山软梨子汁、漠贝红酒等优质农产品,彰显地域特色;“坡好玩”体验区通过沙漠露营实景还原,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充分展示沙坡头区在农文旅商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澎湃活力。现场同步设置的“闽宁协作 有头有尾”成果展,赢得嘉宾一致好评。与会代表通过品鉴、观摩与互动交流,达成多项采购意向,多维度感受沙坡头区的文化魅力与产业潜力。
推介环节详细介绍了沙坡头区农文旅资源禀赋、“坡好+”政策体系,以及中卫商城商圈文旅产业项目、长流水文化溯源项目等一批具有牵引性和示范性的融合项目,系统呈现了区域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投资机遇。
在战略合作签约环节,沙坡头区政府与金蛙美育(厦门)文化有限公司、厦门建发国旅集团、福建闽宁情商贸有限公司、厦门鹭飞优品供应链有限公司等多家福建企业达成多项合作协议,涵盖文旅项目共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品牌联合推广等重点领域。“福建企业+沙坡头区资源”“福建总部+沙坡头区基地”等合作模式得到进一步拓展深化,为两地产业协同与消费联动注入新动力。
(记者 孙振星/文)
编辑:马晓婷
校对:张锦倩
复审:瞿玩东
终审:王 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