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顾遵亚(右)走访大运河沿岸时与香河大运河研究会领导合影
运河流淌千年,载着帆影与涛声,串起南北的烟火与文脉。顾遵亚便是追着这河潮前行的行者,他不满足于书本上的文字记载,用双脚丈量运河的堤岸,用双眼打捞岁月的遗痕,在行走中读懂这条母亲河的前世今生。
他的行走,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从通州的燃灯塔下到余杭的拱宸桥边,从漕运码头的青石板到古闸遗址的残垣断壁,每一步都踏在时光的经纬上。他会在清晨的薄雾中静观运河日出,看金光铺洒水面,仿佛看见当年漕船云集、千帆竞渡的盛景;也会在暮色四合时驻足古村落,听老人讲述运河边的传奇故事,那些关于商船、纤夫、渡口的记忆,在他的笔下渐渐鲜活。他不只是记录风景,更在挖掘风景背后的人文密码,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民俗信仰、建筑遗存,都被他细细收纳,成为解读运河文明的珍贵注脚。
他的行走,带着一份执着的坚守。运河千里,道阻且长,有平坦的堤岸,也有泥泞的小径;有繁华的都市段,也有偏僻的乡野处。但他始终步履不停,用镜头定格运河的四季流转,用文字记录运河的当下变迁。他关注运河的生态保护,欣喜于水清岸绿的复苏;他牵挂沿岸的百姓生活,记录着时代发展给运河人家带来的新变化。这份行走,无关名利,只为对运河深沉的热爱与责任,他想让更多人了解运河的价值,让这条千年古道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顾遵亚的行走,早已超越了旅行的意义。他是运河文化的探寻者,更是运河精神的传播者。他的脚步,丈量的不仅是运河的长度,更是文明的深度;他的文字与影像,承载的不仅是个人的见闻,更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的行走显得尤为珍贵——他让我们慢下来,重新审视身边的文化瑰宝,在运河的潮声中,读懂历史的厚重,感受文明的温度。
这位运河畔的行者,仍在继续他的旅程。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会带着更多关于运河的故事归来,让千年运河的魅力,在更多人心中流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