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来看她了,这是我到舟山的第一站。”从山西专程来到舟山的退伍军人刘先生动容地说,每每在剧中看到朱枫烈士的英勇事迹,都忍不住热泪盈眶。11月22日是隐蔽战线烈士朱枫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从黎明时分起,就有居民、游客陆续来到舟山普陀区沈家门街道朱枫被捕处革命遗址前,自发追思悼念。
随着《沉默的荣耀》剧终,屏幕上的字幕渐渐淡去,然而现实中的故事却如同被掀开的古老抽屉,紧张惊险的剧集把“东海小组”的个人记忆推到了公众面前,也让舟山沈家门成了“打卡磁场”,游客络绎不绝前来“触摸历史”。
从杭州自驾而来的吴女士是铁杆剧粉,她带着孩子来此感受现实跟历史的交会后,开始了周末之旅。他们中午尝了海鲜面,买了健民糕饼,准备再去普陀博物馆、四德新邨逛逛。在制定的攻略里,晚上还要吹着海风品尝海鲜,亲身体验“老底子”沈家门的“烟火气”。
影视传播把红色资源从屏幕拉回现实,公众情感带动了城市流量,恰是文化传播与旅游融合发展良性互动。
像吴女士一样,寻访英雄足迹,缅怀革命精神的游客数不胜数。福建福州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的吴石故居,自电视剧开播以来每天都有一千多名市民自发前来,在英雄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驻足、敬献鲜花,其中包括不少在福建工作生活的台胞。而就在几天前,笔者夜跑偶遇一位大姐,帮她与舟山港岛大桥及海边夜景合影,交谈中得知,她是陕西西安人,此番与友组团来舟的起因,源自剧中最后一集——“东海小组”即将踏上刑场时,吴石的那句“舟山群岛,解放了”。
一趟追寻历史的旅程,便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沿着先烈的足迹,不仅能够深刻感受那份对信仰的坚守与执着,也能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与蓬勃生机。其实,舟山只是大姐追剧的第一站,原本吴石故居所在的福州也在他们的出行计划中,遗憾的是,当地开始了系统性修缮计划,这次只能作罢。
一部剧,唤醒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一段历史,赋能了一座城市的魅力;一座城市,承载了一代人的精神传承。
75年前,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英雄,用“沉默”诠释牺牲的荣耀和信仰的重量;75年后,我们铭记这份荣耀,也必将这段历史传承下去。循着先烈们的足迹,无论是去舟山触摸那个邮筒的沧桑痕迹,还是去福州感受那件旗袍的历史韵味,抑或是将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都是我们对这段历史的最好致敬。(尤畅)
来源:浙江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