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的海边真美,最美是银沙滩。
我与朋友轻装上阵,只拿了一把雨伞。手机的电已经充足,准备疯狂地拍照。车在城市里穿街过巷,跨桥钻洞,驶上蜿蜒的山路,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终于到了银沙滩。
天阴得像位严肃的老人,我们高兴得像个天真的孩子。
距离真正的沙滩还有一段距离,我与朋友开始了打卡之旅。先是上山观看跨海大桥,这里已经修好了观景台,从这眺望,大桥犹如一条长长的蛟龙,从海里露出黝黑的脊背,车辆在上面穿梭,海湾对面的城市和山峦在云雾里若隐若现。时间已是十月下旬,东北的寒气已经初露锋芒,海风呼啸,洪波涌起,远处隐隐可见山岛孤身迎浪。我想起了《观沧海》,倘若当年的曹孟德有暇来到此地,历史上定会又多一篇不凡的诗作。我们不约而同地举起手机,相互留影纪念。
下了观景台,我们向海边进发。海边上都是礁石,上面满是牡蛎,有几个赶海的人,正提着塑料桶采集。朋友很感兴趣,正想去搭讪一下,不料礁石太滑,一脚踩上去,摔了个屁股蹲儿,我赶忙扶他起身。拍拍屁股后,两个人都哈哈大笑。
天下起了牛毛细雨,被海风吹斜了,海水啪啪地拍击着滩上的石头,远处的大礁石上,站着一位娇艳的新娘,穿一袭白色婚纱,在摄影师的指挥下,摆出各种优美的姿态。她像是海的女儿,和海融为一体,又在海的衬托下,变得无比艳丽。她也许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风景……
天气依然阴沉,小雨细密如织,我们的伞却从未撑开,别的游客也是一样,任由雨点打在衣服上。天是灰的,海是蓝的,一片暗色调,只有沙滩是橙黄色的。是的,我们终于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沙滩,但不是“银沙滩”,我没有看到什么地方是银色的。沙滩上才是最热闹的,阴雨绵绵中,人们支起帐篷,在里面享受度假生活。海水里,依旧有人在游泳,光远远地看着,朋友已是不寒而栗。我告诉他这是强健体魄的一种方式。
海像一位忧郁的姑娘,对每一位游客在诉说。看,那澎湃的海水,似她的心潮;那纷纷的小雨,似她的泪水;那呜呜的海风,更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我们不停地拍照,贪婪地将一切纳入镜头,存入相册。
如果说大连最好玩的是银沙滩,那么银沙滩最好玩的就是喂海鸥。
我们的脚步从未停止,却在海鸥的领域破了例。花了十块钱,买了五包海鸥食,在那位阿姨的指导下,朋友很快就学会了,并且比阿姨还熟练。在这方面,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笨蛋,阿姨和朋友辅导了我大半天,我抛出的食才被海鸥接住。阿姨说,喂海鸥是有技巧的,首先是把海鸥唤过来,嘴里叫“咕咕咕”,远处的海鸥就朝你飞来,抛食要往海的上面抛,即使海鸥没接住,掉到海里,海鸥也会捞起来。再就是瞅准机会,往海鸥的嘴前面扔,海鸥会精准地接住。等我动作熟练了,正玩到兴头上,海鸥食却喂光了,只能悻悻地离开。
再走就是下一个景点了,这时,朋友掏出手机,给我看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是晴空下的海边,清澈的海水波光粼粼,海滩上的砂石在阳光下泛出一片银光。
“哦,银沙滩,银沙滩!”我欢呼起来。可照片上的银沙滩与我们看到的差别很大。
是天气的原因,银沙滩只出现在晴朗的天气里。是我们来得不是时候?不,我们不枉此行,只要心里高兴,到哪都是晴朗的……

作者简介:张红达,2004年生,山东省无棣县穆王村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