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票潮背后,是普通人的硬气
不到一周退掉54万张赴日机票 ,12条航线直接停飞 ——这可不是大家突然不爱看樱花了。有个朋友在旅行社工作,说有个老爷子退了给孙女订的北海道研学团,就撂下一句话:“咱家孩子要记住根在哪儿。”
这种沉默的转身,比喊口号更有力量。就像街坊邻居相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要掀我家桌子,那我转身就走。日本政客在台湾问题上撒野,老百姓直接用钱包投票。
二、取消的航班,竖起的是脊梁
大阪关西机场的免税店员现在对着空柜台发呆,心斋桥的中文招牌底下再也听不到东北大碴子味 。但另一边,泰国普吉岛的海滩上中国娃在挖沙子,新加坡肉骨茶店排起长队——世界这么大,哪儿不能玩?
有些事不能模糊:你一边篡改侵略历史,一边还想赚中国游客的钱?天底下没这么便宜的事儿 。退票潮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装睡的人。
三、航线能断,生活照样转
留学生把机票改签欧洲,朋友圈写“阿尔卑斯的雪不比富士山差”;有家庭把省下的旅费买了国产新能源车,戏称“给祖国科技添块砖” 。
更逗的是,新疆滑雪场、云南古镇的游客涨了四成——钱花在自家地盘,不更香吗? 这就像交朋友:你老踩我底线,我还跟你吃喝玩乐?疏远不是小气,是给自己留体面。
四、退票背后,是记忆在发芽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里,小学生跟着志愿者唱《松花江上》跑调但认真;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门口,年轻情侣捧着白菊安静排队 。这些画面和退票数据一对照,突然就懂了:有些东西,比玩更重要。
就像网友说的:“不去日本不是恨,是想挺直腰杆再见。”
结尾提问:
当国家尊严遭遇挑战,你认为哪种行动更能传递民众态度?
A. 通过消费选择影响对方经济,促使对方反思
B. 加强国际舆论发声,扩大道义影响力
(评论区等你用一行话分享观点!)
原创声明:本文基于公开新闻报道及民间观察撰写,旨在传递理性爱国理念。
免责声明: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数据来源均为权威媒体,欢迎理性讨论。
资料来源:
1. 中国江苏网《瞭望评|从中国游客赴日“退订潮”说起》
2. 中国网《游客赴日旅游明显降温 12条中日航线航班取消》
3. 中华网《大批中国游客取消赴日旅行计划 市场结构性重置》
4. 搜狐网《日本机场“回国潮”:一场关于安全与理性的集体抉择》
5. 网易《50万人取消赴日行程,旅游市场大洗牌!》
6. 腾讯新闻《中日航线大面积取消:经济涟漪与价格波动关注几何?》
(统计周期:2025年11月19-26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