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小时候在电视上常常听到这句话。如今,终于有机会来到新疆,来到乌鲁木齐读书,让我真真切切的见证了新疆好景象。
在我来到这里的三个月时间里,几乎彻底改写了我心目中所预设的新疆、所预设的乌鲁木齐。她已不是人们心中遥远边疆的西部印象,而是充满现代化、充满活力、充满惊喜的大都市。
走在乌鲁木齐的街头,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高架桥也处处可见,繁华的气息、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想把这种印象告诉身边的人,如今的乌鲁木齐,早已焕发新机,丝毫不输东部地区大都市的现代活力。
漫游:传统与现代的新融合
从戈壁滩到新都市,乌鲁木齐历经百年沧桑,迎来了属于她的国际范儿。现今,越来越多的疆外人来到新疆,来到乌鲁木齐,或旅游、或务工、或求学,无论你有何种目的,乌鲁木齐始终敞开双臂,欢迎您的到来。车水马龙,高楼耸立,这是我来到乌鲁木齐的第一印象。我掏出相机,按下快门,记录下我眼中的乌鲁木齐,分享给家乡的亲朋好友,让他们看到,乌鲁木齐紧随时代潮流,不断去容纳新事物。正是这种新面貌、新气象,吸引了许多外来游客。在乌鲁木齐转悠,好些地方是不用刻意找的,她们会自个儿跳进你眼里,够你回味好些天。
乌鲁木齐市有许多地方很值得一去:位于市中心的红山公园,它像是一个身着赭色衣服的守望者,矗立在乌鲁木齐河畔。它曾经是镇河祈福的象征,如今变成了乌鲁木齐市民心中的休闲好去处,更成了城市的精神性地标。
11月23日,在河滩快速路人民路立交桥路段远眺,远处红山公园银装素裹。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在公园里面,有一座建于乾隆年间的红山塔,林则徐的塑像就坐落在红山上,站在塔下眺望的不仅是乌鲁木齐这座城市,更是这座城市所沉淀的历史。
坐落于红山公园附近的人民公园也惊喜满满,中央广场有一座李白的雕像,神采飞扬、器宇轩昂,来到这里不仅能呼吸到大自然的味道,更能体会到深厚的人文气息。湖岸两旁的垂柳依依,枝条垂到水面上,拨起涟漪,阳光洒下,这一派景象真是映照了范仲淹所说的“浮光跃金”。公园里面,深藏着乌鲁木齐几代人的记忆,午后,沿着石板路走,时不时看到聚成一圈的老人,下棋声与争论声、笑声交织在一起。
就像《红石榴餐厅》里面的故事一样,这里没有被标上热门景点的标签,只有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们相聚在此,共享休闲时光。之所以推荐人民公园,是因为来到这里你能看到各族群众的热气腾腾的生活印记,这里承载着乌鲁木齐的文脉底蕴,更藏着城市的烟火气息,可谓是蕴藏当代活力的“后花园”。除了这些充满旧时代记忆的景点之外,如今的乌鲁木齐涌现出一些新景象。随着现代网红打卡点的日渐流行,乌鲁木齐也有属于她自己的网红打卡点。
位于市中心的CCMALL时代广场,是年轻人聚餐的常去地,时代广场门外的瑞幸咖啡富有新疆元素的装饰,完全融入了这座城市,格外出片。室内陈设极具现代化,富有艺术感,刚开学时,我与朋友一同前往,走进商场,不约而同拿出相机,拍照打卡,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国际范儿的乌鲁木齐。
如果你觉得这些还不够,那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二道桥附近的新疆国际大巴扎。走进大巴扎,你会看到馕还有阿凡提的标志性打卡点,站在它的旁边来张合影是个不错的选择。你也会闻到烤包子烤馕的香味儿,勾起你的味蕾,尝一尝芝麻馕和玫瑰馕,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10月28日,在大巴扎步行街,来自北京一所学校的学生在此拍摄文旅宣传片。资料图片
再往里走,会看到商铺外面摆着各种各样的干果,宛如一场盛大的丰收图景。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种场景的时候,好像有人按下暂停键把我定在那里一般,难以前进,细细观看,原来这个是杏干,这个是椰枣,还有各式葡萄干,心里想,等假期回家,带点干果回去让家里人也尝一尝。更好看的还在后面,绚丽的艾德莱斯绸,在风吹下自由飘拂,仿佛彩虹一般,戴上它随手一拍都是国际大片。充满烟火气的市集,也是前往游玩的绝佳场所,五一星光夜市和南湖广场。南湖广场除了周围聚集的美食值得前往品尝,广场内部的南湖也值得一逛。吃饱喝足后,围绕着南湖散散步,与朋友三言两语之间,时不时抬头望一下渐行渐远的炫丽夕阳,低头观一下湖中的睡莲。如果你幸运,或许会遇到广场里面的小黑猫,直奔你的腿边,不停蹭你,让你不得不俯身蹲下去抚摸这个惹人爱的小家伙。
前段时间,电视剧《红石榴餐厅》热播,明亮和阿依夏妈妈在南湖广场散步的场景,暖到了千万观众。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除了在本市,跨境文旅路线也逐渐成熟。同时,在乌鲁木齐市,不仅有本地历史久远的特色美食——烤包子的酥脆、羊肉抓饭的香浓、奶茶的咸香,这些都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还有国际元素的参与,如中亚餐厅的美食、欧洲文创店的精致小物等等。乌鲁木齐市值得去的地方还有很多,这里只是冰山一角,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乌鲁木齐市充满活力与时尚的一面,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去发现去体验去分享。
街巷:“现代感”的烟火气
乌鲁木齐这座城市在时代潮流中日新月异,矗立在我们面前的科技感满满的现代建筑,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体现着民生需求,是带有温度的城市建筑。“现代感”体现在老旧城区的蝶变。天山区对光华小区的改造可谓是乌鲁木齐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的缩影。小到水电管网、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小区绿化,大到墙面美化、加装电梯以及道路修整。这一系列举动让小区焕然一新。如今走进光华路片区,青砖墙依旧带有岁月的浸染,传统的院落得到了保留,引人注目的是,墙上多了些精致的文创涂鸦,让这个街区充满年轻、现代的活力,成为街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年轻人拍照打卡。走到一处居民区,你就能看到在阳光下坐着晒太阳的老人们,聊着家常,自由自在。我背着书包从他们身边路过时,一位双鬓已白的老奶奶招呼我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后来我就听他们聊天说,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乌鲁木齐发展得越来越快,你看咱们小区改造之后,绿化搞得好,路也好走。我笑着说:“好似一个漂亮的后花园儿”,老人们听了都笑起来。后面老奶奶回过头问我在这边干什么,我说我在这边读书,随后几个老人就叮嘱道,年轻人要好好学习,乌鲁木齐现在就业机会多,等毕业了可以考虑留下来。这份关怀和温暖,正是城市现代化的最美底色。
9月18日,永和巷,来自山东的游客在新打造打卡墙拍照。资料图片
旧小区这种“净、亮、美”的蜕变,离不开每一位参与者的付出,让街坊邻居有机会常聚闲聊;这种微改造的智慧,也体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走在街上,你可以发现路边的便民服务站、整齐干净的垃圾分类箱以及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这一切都在朝现代化城市迈进。乌鲁木齐的老旧城区改造更新,既保留了属于她的历史记忆与烟火气息,又扩展了现代设施与暖心服务,眼下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已经迸发出新的当代活力。“现代感”还体现在日常的便利出行。曙光初现,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已经开始运行。在车厢外,众人安静伫立,时不时看一下下班车还有几分钟到站。车厢内部,有上班族、有学生以及老年人,他们从不同的站点登上地铁,又将去往不同的地方。也正是这条地铁线,串联起城市的核心区与居民区。地铁出行也成了我们学生党外出的首选,方便快捷。走出地铁站,我们会看到纵横交错的高架桥,上班高峰期不再拥挤,曾经拥堵的路段如今畅通无阻。这种便利让整座城市快速运行,通勤者不再徘徊于无奈的叹息当中,不再心烦意乱。原来,从容才是效率的底色。
天山国际机场的改建,也越来越便于国内各个城市甚至国际游客来到乌鲁木齐。在机场内有不少新增的国际航站楼,各种贴心的服务台也配置完备,时刻为外籍旅客指引方向。而空气中,则飘散着新疆的美食味道,如果你因走的急而没有机会品尝某道美食,在登机前稍留片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每一年,在这里登机的旅客数以千万计,那些飞往世界各地的国际航班,不仅载着旅客跨越千里,同时也把乌鲁木齐的现代化便利带往更远的地方。
动脉:乌鲁木齐活力引擎标
乌鲁木齐有许多本土的传统产业,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走上品牌化道路。小时候去到商场买酸奶,商品货架上摆放的酸奶基本都是伊利、蒙牛或者其他品牌的,新疆这边的西域春等酸奶品牌几乎没有。近几年我每次去到我家那边的商场,就能看到酸奶专区有西域春、天润或者新疆其他的酸奶品牌。
来到乌鲁木齐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不喜欢喝酸奶都是假的,真的应了那句话:出了新疆就很难喝到好喝的酸奶了。此外,还有各种水果、干果,有来自喀什的巴旦木、阿克苏的冰糖心苹果、和田的核桃和红枣、吐鲁番的有机葡萄等,这些东西摆在一起五彩缤纷,仿佛是一场视觉盛宴。
7月5日,在天山区领馆巷,商家在酸奶粽子上淋上蜂蜜和果酱。资料图片
走在乌鲁木齐的街头,你可以随时看到街道两旁摆着各式水果和干果,让人不禁慢下脚步,与老板来个讨价还价,说上几句,提着干果就回家了。像西域果园、阿凡提、臻味等品牌,已经让乌鲁木齐零散售卖的“土特产”走向更远的地方,实属打通了农产品经济“动脉”。乌鲁木齐的城市活力,还体现在包容中,包容让各国的国际友人相聚于此,让国际元素留在这里,让本地的文化熠熠生辉、历久弥新。多元一体的文化,让乌鲁木齐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乌鲁木齐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一港、五大中心” 主要承载地。这不仅是地理优势,更是时代所赋予的独特价值。
近期的央视热播剧《红石榴餐厅》,里面展现了乌鲁木齐市时尚,现代的城市场景,这些地域符号里面就隐藏着乌鲁木齐的城市活力,这种活力正是丝路精神的现代延续。
作为一名在新疆大学求学的学子,我既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它脉动活力的参与者。走在街头,我能感受到的不仅是拔地而起的高楼、便捷的交通与繁荣的商业,更是洋溢在人们脸上的从容与热情,是不同民族邻里相聚、笑语交织的生活图景。这样的乌鲁木齐,既有国际都会的开放气度,更有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底色。这里,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枢纽,更是精神意义上的家园,一个真正让每个人都能安放梦想、收获温暖的“好地方”。#乌鲁木齐头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