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
新津有了一处
温暖的去处
在兴义镇纪碾村,一座名为“诸院”的禅意小院悄然落成。“诸院”二字,取自“诸事如愿”的美好寓意,也代表着"众人的院子"——这是一处由大家共创共享的治愈空间。
还未走近,一道红墙已映入眼帘,墙上四个大字——“诸事如愿”,在冬日的清冷中透着禅意。
推门而入,玄关处摆放着“抬头见喜”的手写喜字、寓意“柿柿如意”的摆件,随着一缕檀香迎面而来,混合着柴火与茶汤的气息,仿佛也推开了一处可以安放身心的小世界。
1
\ 把心愿,交给这座院子/
进门的“许愿柜”前,是许多人走进诸院的第一个仪式感。选一块祈福求愿牌,写下心愿,悬挂于廊下。
也可摇动签筒,凭签号打开对应的小柜,取出一张签纸。“人梦一半,天意一半”,是交付,也是开启。
2
\ 落叶为毯,冬为伴/
庭院不刻意造景,却自有生动。
叶子落了一地,木桌椅散置其间,走过去时脚下沙沙轻响;冬日的阳光斜斜照进来,不那么炽烈,却足够温暖……
最受欢迎的围炉煮茶——炉上慢煨的“玫瑰煮奶”“橙子红茶”在陶壶中咕嘟作响,沸腾的水汽裹挟着果香与茶香。
你可以在这里喝茶、发呆、听风,感受一种不被修剪的、自在的意境。
走上二楼露天阳台,视野豁然开朗。
柚子树已结果,伸手就能触到。在这里拍照、晒太阳、看天空,成为许多人临走前最留恋的片段。
暮色渐浓时,药膳汤锅的香气开始在院中弥漫。
遵循“药补不如食补”的古训,汤锅以黄芪、枸杞、红枣等温补药材与食材共炖的汤品,汤色澄亮,入口甘醇,在静谧的院落中与亲友共食,不仅暖了胃,更暖了相聚的时光。
3
\ 笔墨、茶香与“好运日常”/
茶堂是整座院子最开阔之处。
中央的火炉青烟袅袅,抬头是手书字画装点的吊顶,四周挂满中西融合的句子——有意境悠远的诗,也有“牛会叫,马会叫,牛马会收到”这样的俏皮话。
茶堂内设有抄经区,备有临摹用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偶尔,悠扬的古琴声与窗外的水流声相和。
有人在此品茶听琴,有人静心抄经,让来客在笔墨流转间寻得片刻宁静。
有意思的是,禅意中融入了年轻人的“求好运”心思:红墙前后供奉财神像,门上贴着门神,就连饮品单上也写着“发财美式”“发财拿铁”。
正如主理人所说,“喝了就发财”——不沉重,不教条,只是轻松地讨个吉利。
4
\ 柴窑面包与怀旧厨房/
“柴神窑”是院中烟火气的来源之一。
果木噼啪燃烧,窑烤的蓝莓贝果、榴莲吐司刚出炉时,外脆内软,带着独特的熏香。
怀旧厨房里,老土灶、竹蒸笼、腊肉和泡菜坛子保留着时光的痕迹,客人可以预约做饭、团建,仿佛回到记忆中外婆家的厨房。
诸院,不仅是一处发呆的禅意小院,也是从药食同源理念到柴窑建造、店铺运营的全流程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美学
“未来,我们希望以‘连村运营’的方式,把这样的温暖带到更多地方。”诸院相关负责人说。
这个冬天,在诸院,落叶可以不扫,愿望可以高挂,财神可以亲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