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瘦西湖的长堤上,风从京杭大运河吹过来,带着两千五百年的水汽。春秋那会儿,吴王夫差挖邗沟通江淮,人依水而居,拿竹简记事,连城郭都还沿着河道铺开。谁能想到,就在今天扬州的西北郊,这片蜿蜒的湖水能让人一下子跌进古代江南的烟雨里。后来这里成了盐商的乐园,文人的诗坛,隋炀帝疏浚拓宽古邗沟、贯通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后,沿运河南下扬州——邗沟作为京杭大运河最早的河段,自此成为南北漕运的关键枢纽,乾隆六次南巡驻跸于此,一砖一瓦都浸着“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浪漫。
瘦西湖的水湾绕了十八道,“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二十四桥的月亮最是出名,桥身依水而卧,栏柱林立,台阶蜿蜒,每到满月之夜,桥洞映月,影随波动,站在桥上听风吹过柳丝,像是能听见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吟哦。去之前别赶节假日,清晨的瘦西湖人最少,薄雾没散,画舫在水上漂,远处的白塔露个尖——这座清代盐商为乾隆南巡仿建的白塔,白墙圆顶,在烟雨中更显雅致,恍若仙境。
离这儿不远,个园的竹子还在疯长。清代盐商黄至筠建的私家园林,以竹命名,“个”字恰似竹叶三片。园内的四季假山堪称一绝,入园先见春山,以笋石叠成,嫩竹丛生;转过月洞门,夏山以太湖石堆就,洞壑幽深且藏暗泉,流水潺潺,清凉沁人,最宜避暑;行至后院,秋山选黄石构筑,气势雄浑,衬着红叶更显苍茫;最后抵达冬山,用宣石铺造,白雪皑皑,旁有“透风漏月厅”,隐约可见春山绿意,四季轮回的巧思藏于一园。我有次深秋逛到这儿,踩着落叶走过秋山,夕阳斜照,石缝里的枯草都带着画意。
往老城深处走,何园的复道回廊绕着庭院。这座“晚清第一园”,藏着中式园林的巧思,楼上楼下的回廊连通所有建筑,下雨天不用打伞就能走遍全园。玉绣楼是何园的核心住宅,分东西两楼,东楼为小姐闺房,西楼供太太起居,窗棂上雕着花鸟与吉祥纹样,精致耐看;片石山房的假山为石涛和尚晚年叠石力作,洞壑宛转、意境空灵;当代修复时,依据清代文人笔记中“洞映月”的记载复原“镜中月”奇景——洞壁嵌镜,倒映池面天光,抬头是洞顶漏下的真月,低头是镜中流转的虚月,虚实交织恰似仙境。站在复道上,看楼下的池水映着回廊倒影,虚实相生,像是走进了水墨画。
东关街的青石板路被踩得发亮。唐代因东关城门而兴起,明清时借着运河漕运和盐商经济成为繁华商业街,现在还藏着百年老字号。早上的街上飘着冶春茶社的包子香,中午能拐到东关街路口的蒋家桥饺面店,吃上一碗皮薄馅大的饺面,下午坐在路边的茶摊喝杯绿杨春,听老人讲当年盐商的故事。我最爱在雨天逛东关街,雨水打湿青石板,倒映着两旁的青砖灰瓦,撑着伞走过,脚步声清脆,像是在和历史对话。
大明寺的钟声穿越千年。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始建,初名“栖灵寺”,隋代更名为“大明寺”,鉴真和尚曾在这里讲经,后来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寺内的栖灵塔高76.7米(含塔刹),1995年按唐代原塔形制复建——唐代原塔始建于隋代,为江南第一高塔,毁于会昌年间,复建后重现“栖灵塔影”的古景,登塔能俯瞰整个扬州城,远处的瘦西湖、近处的护城河尽收眼底。平山堂是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时建的,“远山来与此堂平”,站在堂前远眺,江南的青山仿佛就在眼前。我有次赶在清晨听钟声,钟声浑厚,荡过树梢,整座城都醒了过来。
汪氏小苑藏在东关街的巷子里,低调得像个隐士。清代盐商汪竹铭的故居,是扬州现存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盐商住宅群之一,以“小而精”闻名。庭院不大,却布局精巧,砖雕、木雕、石雕随处可见,连门楣上的题字都透着书香。东花园的假山、西花园的池水,还有正厅里的红木家具,都保留着当年的模样。坐在庭院的石榴树下,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能让人忘了外面的喧嚣。
大运河博物馆的船帆造型直指天际,紧邻古运河三湾河道。馆内藏着无数和运河相关的文物,从古代的漕船模型到近代的纤绳,从漕运的票据到沿线的民俗展品。最震撼的是“运河迷踪”沉浸式数字展,融合VR、AR与全息投影技术,还原漕船过闸、扬州码头商贾云集的场景,站在里面仿佛亲手触摸到运河的漕运脉搏。走出博物馆,就能看见真实的京杭大运河,货船缓缓驶过,水波荡漾,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琼花观的琼花每年四月盛开。始建于南朝宋,原名“后土祠”,宋代因观内琼花洁白无双而更名“琼花观”,成为文人墨客争相题咏的胜地。观内的琼花树已有数百年历史,花开时洁白如玉,花瓣层层叠叠,香气清雅。我有次四月来,正好赶上琼花盛开,满院的花香,配上观内的古碑、亭台,像是走进了传说中的仙境。旁边的无双亭,始建于宋代,为赞美琼花“天下无双”而建,现存建筑为明代重建,坐在亭内赏琼花,别有一番古今交融的韵味。
冶春茶社的早茶藏着扬州的慢生活。始于清代中期,最初是瘦西湖畔御码头的河畔茶摊,清光绪年间定型为茶社,成为扬州“早茶三春”之一,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茶点制作工艺。坐在临窗的位置,点一壶绿杨春,配上蟹黄汤包、翡翠烧卖、千层油糕,看着窗外护城河的游船缓缓驶过,慢慢品尝。服务员推着小车穿梭在桌间,吆喝着“汤包来咯”,那种烟火气,是扬州最动人的模样。
春天来最好,3月到4月,琼花开了,瘦西湖的柳树发了芽,天气温润。市内公交四通八达,主要景点都能直达。两天路线可以这样:第一天逛瘦西湖、大明寺(含平山堂)(两者相距约1公里,步行或骑行可达),下午乘公交或打车前往大运河博物馆(车程约20分钟);第二天慢游东关街、个园、何园(均在老城核心区,步行10分钟可达),早上别忘了去冶春茶社吃顿早茶,晚上在东关街的小酒馆里喝杯米酒,感受扬州的夜。
有次我在东关街的茶摊前和老板聊天,他一边冲茶一边说:“咱这城,走哪儿都是慢时光。”我听了没说话,但那天下午,坐在茶摊前看着来往的行人,闻着空气中的茶香,我真的信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