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苏州高新区管委员_政务新闻】
当金色的稻浪遇见跃动的音符,当田野的风裹挟着青春的歌声,一场独一无二的艺术盛宴在秋日的怀抱中温暖启幕。连续两个周末,超过100组亲子家庭、近200人,走进浒墅关西塘河畔的塘小丫研学营地,在稻香与歌声中共同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交融。
“稻田音乐会”舞台设在乡村广袤的稻田中央,没有华丽的灯光,只有沉甸甸的稻穗作最忠实的听众。空气中弥漫着新稻的清香,音符仿佛与大地同频共振,随稻浪轻轻摇曳。乐队成员弹唱着轻快的民谣,孩子们用纯净的嗓音合唱熟悉的旋律。音乐不再是抽象的符号,化作拂过稻穗的微风,化作虫鸣鸟叫的天然和声,也化作孩子们脸上绽放的灿烂笑容,飘荡在金秋的田野上空。音乐会之外,研学老师还带领孩子们走进稻田,割稻、制作手工花束、扎稻草人……在劳动与创造中了解一粒米的前世今生,体会“谁知盘中餐”的深刻含义。
近年来,浒墅关依托特色优势资源,积极开发乡村研学、亲子教育等多类型特色休闲旅游模式,着力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随着休闲农业资源流动更加畅通,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态势强劲,乡村发展充满活力。
在“稻作文明”课程中,学生们可以亲身参与传统农事活动,体验水稻从收割到制作稻草人的全过程;在“非遗工坊”课程中,孩子们能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编织草席、制作盘扣,感受匠心精神。研学活动还涵盖了围绕浒墅关大码头、百年蚕校等地的运河文化揭秘活动,将地方历史脉络融入实践教育。
下一步,浒墅关将继续深挖“文旅+”潜力,整合和发挥“山水田”资源,让历史可触摸、潮流可沉浸、田园可体验。一条具有浒墅关特色的文旅之路正沿着“山水田城”的脉络,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浒萱)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