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崇珍
2025年11月9日上午九点,瑞安福泉山森林公园,两辆大巴车满载着温州珍迹留缘户外76位队友来到了十八亩水库停车场。合影的瞬间比出胜利的姿势,仿佛在向城市生活告别,然后整装待发背起行囊,向着盘古楼尖出发。


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十八亩水库依偎在大山深处,显得特别的清幽,静谧。


山路蜿蜒,两旁松林密布,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草木香。远处的山峦藏在薄雾中,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墨画,别有一番韵味。
转过一个弯,一块古朴的红色指示牌映入眼帘——“福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仿佛在提醒我们:已进入一片被自然庇护的净土。
我们不约而同放慢脚步,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盘古楼尖位于瑞安市西北部福泉山森林公园内,与瓯海区岷岗、桐溪交界,属洞宫山脉余脉。主峰海拔950米,山势陡峭多悬崖沟壑,植被覆盖率达91.8%,有"温州版武功山"之称。


在通往盘古楼尖的古道上,许多野花正在尽情的绽放。最动人的风景,往往藏在不经意的角落。


雨后未干的松针上,水珠一颗颗悬着,像串串透明的珠子。轻轻一碰,便簌簌落下。我伸手接住一滴,凉意从指尖蔓延到心里。

古道尽头是条盘山公路,沿途青山叠翠,景色优美,让人不禁停下脚步沉醉在其中。


你看,远山淡影,公路在雾中若隐若现。走着走着,前方队友的身影渐渐模糊,这哪是徒步,分明是在腾云驾雾。


记得今年七月份,我曾经组织过大部队来到福泉山,那一次是从陶北村起步,经过十八亩水库去福泉观,但是并没有登顶盘古楼尖。这次的目标是直奔盘古楼尖而来,虽然没有出现蓝天白云那种好天气,但是云里雾里也有一番美景。

走到一处溪流边,路旁有座老屋,此处小溪潺潺,水声清脆。我们停下脚步,这一刻,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我忽然明白,徒步的意义,不只是抵达,更是学会在途中停留。

右边这位是陶山镇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凌正光,上次的福泉山之行也是他带路,辛苦了!

前方进入一片茂密的森林,这里的树木高大挺直,密密麻麻且排列整齐。树干爬满青苔,像是披着绿色的绒衣。落叶铺满了地面,踩上去沙沙作响。雾气在林中游走,整片森林愈发幽深。


本次活动出发前我做过攻略,看到有关资料说盘古楼景区常现云雾缭绕的云海奇观,被誉为人间仙境,此番身临其境,果然名不虚传。


穿过林区,接下来就是山脊路线,雾气蒙蒙,我们被笼罩在其中。珍迹留缘的队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队友们将旗高高举起,像是向天地宣告我们的到来。

站在岩石上,张开双臂,任山风呼啸而过。这一刻,没有城市喧嚣,没有琐碎烦恼,只有心跳与自然同频。

终于登上了盘古楼尖的山顶,极目远眺,四周山峦连绵,云雾如纱。登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这一路的汗水、疲惫与惊喜,都在此刻化作一种难以言说的满足。



雾气越来越浓,视线遮挡,站在山顶看不到远处的风景。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心情,盘古楼尖上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昔日慕名已久,今朝登顶成功,打卡留念不亦乐乎。



因为天气的缘故,加上人多,为了安全我们决定原路下山,然后沿着公路徒步,中途经过天下第二十八福地--福泉观。


福泉观是福泉山的重要景点,始建于明代(1575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据记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医学家,政治学家陶弘景曾隐居福泉山,其炼丹遗迹至今保留在福泉观内。


离开福泉观,踏上归程,本次盘古楼尖环线之行圆满结束。

一条轨迹与大家分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