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明洲

曾有好几次机会,指尖都触到了邀约 —— 笔友会的信笺、颁奖礼的请柬,可以去有“小义乌”之称的邵阳,但由于各种原因,都一次次搁浅。直到这次,主办方的盛情与文兄的热忱,终于促成了我的首次邵阳之行。
印象中的邵阳,感觉并不是太好,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治安状况,让人至今仍心有余悸。这也是之前婉拒邀约的缘由的主要原因。即便这次定了行程,出发前还有一片乌云,沉甸甸压在心头,让我仍心有“顾虑” 。
顾虑归顾虑,契约精神还是要有的。我还是按约定行程,一路高铁,从福州出发,经长沙中转,于下午四点抵达了目的地——邵阳。
踏出高铁站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瞬间将记忆中那个刻板印象击得粉碎。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和蓬勃活力的城市,每一处都散发着崭新的魅力。
宽敞的马路像铺开的银绸,顺着地势向远方漫去;道旁的高楼不似冰冷的水泥森林,反倒像雨后冒芽的春笋,错落着撑起一片繁华。街上的车河缓缓流淌,没有拥挤的焦躁;行人的脚步或快或慢,脸上都漾着松弛的笑意,连空气里都飘着安稳的气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悬着的心轻轻落了地。
晚饭后,文兄约我出去走走。华灯初上,霓虹把夜色染得温柔,像揉碎了一捧星子撒在街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夜色的掩护下,或在街巷中漫步,或在酒馆里小酌,或在资江边尽情享受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走在前往古城墙的路上,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带着一丝丝凉意。

远远便看见古城墙,像位沉默的老者,静静立在城市一角。千百年的时光在它身上刻下痕迹,风雨洗过,战火掠过,却依然稳稳护着这座城的记忆。城墙下的资江步道上,广场舞的音乐轻轻飘来,大妈们跟着节拍起舞,热闹里藏着烟火气。我们沿着城墙慢慢走,指尖抚过砖石 —— 粗糙的纹路里,有的像岁月皱起的眉头,有的像没说完的古老故事,都在悄悄诉说着邵阳的过往。
后来才知,这城墙的根早在汉代便扎下了,最初只是简单的土垣,守着一方安宁。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更迭,到了宋代,人们开始用砖石修筑城墙和城门,让它变得更加坚固耐用。明、清时期,古城墙又多次进行修葺扩建,规模不断扩大,工艺也越发精湛。1859 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围攻宝庆,面对坚固的城墙,他的军队久攻不下,最终只能无奈败走,也让 “铁打的宝庆” 声名远扬。

走着走着,不一会儿,庆丰门便出现在眼前。它像位饱经沧桑的长者,静静立在那里,看尽了岁月流转。城楼的飞檐翘角挑着月色,琉璃瓦在夜里泛着淡光,庄重里藏着几分温柔。站在城楼上往下望,资江的水滔滔流过,江风拂过耳畔,仿佛能听到历史的涛声在耳边轻轻回响。
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老建筑都渐渐隐入了时光。然而,邵阳古城墙却依然屹立在这里,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坚固,更是因为人们对它的珍视和保护。它让我们有机会触摸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离别的时候,心里满是不舍。原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旅程,却没想到邵阳用它的温柔与生机,彻底打破了我旧日的偏见。那个曾被顾虑笼罩的城市,如今早已换了模样,成了一座藏着温暖、满是希望的城市 。
再见,邵阳!期待下次有机会再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