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随传说户外徒步赤城万水泉村至琵琶村长城,出发前只知会见到曾经去过的新添镇川墩,还有一个看点是圆楼,有精彩就行,长城从没有让我失望过。此次全程约14公里,爬升580米,用时约6.2个小时。
每次出发都是糊涂的,回来学习相关知识,看过了票哥等人的美篇才知,万水泉长城属明宣镇下北路,此段长城东西横亘,西起四十里长嵯东嵯头,东到万水泉大天桥山,有边墙六里,敌台九座。
车上几位大咖商量着徒步线路,本来的A、B线又增加了C线,我不知其中的差别,只是跟随多数人的路线行走,与清茶姐结伴。
9:45,车停在万水泉村石头标志前,徒步上山,昨日刚下过了雨,山间还有云海在飘散,秋的色彩没有了,但山间游走的云是灵动的,我们环顾着,身后可见三个烽火台,那是上堡村,是B线的起点,很美,有些羡慕B线队友。
我们眼前就是新添镇川墩,为万水泉6号敌台,到了才想到自己在窗口拍过照,楼内是支撑的铁架,它的望孔最多,加上门、窗、水孔多达42眼。楼子高大雄伟,其匾额略显小气,书“新添镇川墩 隆庆叁年吉日立”,即公元1569年。与上堡村东西呼应,据重要位置。居高望向田野,农民伯伯真是艺术家。
从镇川墩一直沿碎石长城向上,5号台已成碎石堆,好大一堆,岁月的力量。
再走,大家上了山险墙,前队队友提示较险,只有猴队一人在崖下大喊,有路绕行,你们都上去干嘛?多数队友返回墙上,与领队汇合,也笑批领队一人走好路了,剩下几名队友在山尖上攀爬。
一小段墙体连接着两座山峰。3号台也已成碎石堆。
下山到了一排宽敞的房院里,不少墙砖都是长城砖,屋旁就是2号敌台和碎石长城。
过了山溪就进村了,大天桥山就在眼前,长城残墙也扶摇直上,我们绕行村里,去琵琶村寻找圆楼。
圆楼不难寻,远远眺望后,就钻进树林上山坡,来到琵琶村11号烽火台,圆楼。圆楼实心,溜圆,造型很美,用不规则的石片嵌插,一侧有些坍塌,露出内部结构,每间隔半米左右有一层木板支撑,古人的智慧。寻得此楼,一路值得。此时是12:15,大家在楼前吃了午餐,之后的路程有的晕。
好似又分兵两路,各自钻进山林,按照C线轨迹前进,说是环线,可见多个烽火台,我们越走路越不明显,最后荆棘丛生了,峡谷中很难前进,山野几人建议翻过山梁,12人不要再走散了,我们艰难地攀登,山势很陡,还好有树帮忙,两上两下,依旧是山连着山,没见长城和烽火台的影子,在下到山谷后,大家决定返回村子。走出了奇葩的轨迹。
15:10,我们又见到了圆楼,哈哈,虽然无功而返,还是安全第一。
出村,走回下车处,还有4公里左右,陈老师拦下一位骑电动车的村民,8人满满一车,30元一溜烟到达领队指定地点,双桥中桥,16:10。
上车直接拉到上堡村,还有不少队友在路上,我们匆匆进村一览,眺望了峭壁上的敌楼,和田间的两座土芯烽火台,堡子的残墙。
17:30发车返程。下周从上堡村出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