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小方,今天这篇国际评论,我们主要来看看山西隰县这个宝藏小城 ,这里藏着 258万年前的黄土传奇,有 “悬塑绝唱” 小西天,更靠一颗玉露香梨撑起 8 万人致富路,如今还凭着真诚服务和文旅升级火遍全国,跟着我一起解锁这座千年古县的新故事~
一、千年古县的新名片:小西天跻身全国百强景区
隰县最出圈的名片当属小西天,这座藏在吕梁山里的千佛庵,169平方米的殿内藏着举世无双的明代悬塑,被誉为 “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
受《黑神话:悟空》热度带动,从 2024 年8月到现在,景区已累计接待游客148.13万人次,更让人惊喜的是,2025年11月20日,小西天景区成功入选 “2025 年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100强”,这是它首次登上全国百强榜单。
为了接住暴涨的客流,隰县做了不少实在事: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实时发布客流和停车信息,和壶口瀑布等景区搞区域协作,还推出了 XR 数字文旅项目和《唯有小西天》舞台剧。
去年国庆面对游客排队不满,全县机关腾出停车场,免费送玉露香梨,甚至承诺假期游客可凭票免费重游,这份真诚让景区口碑彻底逆袭。
二、一颗梨的致富经:从黄土坡到全国餐桌
隰县的 “隰” 字,3000 年前就出现在《诗经》里,“隰有树檖” 说的就是这里的梨树,如今,这里的玉露香梨成了 “中国第一梨”,品牌价值达 87 亿元,全县 80% 的农民靠种梨过日子,80% 的农业收入来自梨产业。
2025 年 9 月,隰县举办了 “寻梦‘小西天’ ‘梨享’新隰州” 玉露香梨采摘季,开幕式上不仅有非遗舞蹈《悬塑飞天》,还发布了 “中华隰县玉露香梨价格指数”,帮果农和果商摸清市场行情。
龙泉镇北庄村的果农尚香慧,在梨园里教游客认梨:“倒卵形、尾部有小凹陷,表皮光滑带红晕,这才是正宗玉露香”,她种的梨要过疏花、套袋等 12 道工序,用山泉水浇灌、有机肥培育,摘下来咬一口汁水四溅。
这次采摘季,北京新发地市场现场就签了 400多万斤订单,2025年全县梨产量预计达1亿斤,产值近 3.3 亿元,还会出口到海外。
现在的隰县果农越来越省心,寨子乡的村民不用再扛着水管浇地,打开手机就能远程给梨树浇水施肥,“一颗梨” 真的拥抱了 “一朵云”。
县城里的农特产品展销区,30 多个展位全是梨制品,梨膏、梨脯、冻干梨脆片应有尽有,让这颗 “黄土高原的甜蜜” 有了更多模样。
三、黄土深处的秘密:258 万年前的 “地质活化石”
很多人不知道,隰县午城镇藏着黄土高原的 “老祖宗”—— 午城黄土,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刘东生院士带队考察时,将这种形成于 258万- 8万年前的黄土命名为 “午城黄土”,它是中国黄土地层中最古老的类型,整个黄土高原的黄土都要称它为 “老前辈”。
午城镇的好土好水,不仅孕育了特殊地貌,还让当地的西瓜、甜瓜品质全县最佳,上市时间也最早。
在隰县东部,午城镇、寨子乡、黄土镇、下李乡连起来形成一条 “黄土传奇景观长廊”,这里梁峁连亘、红崖壁立,独特的黄土墙状山,可能是一种新的黄土地貌类型。
来到这里,既能看到千沟万壑的自然奇观,还能吃到用纯净黄土炒熟的 “炒指”,脆生喷香,满是朴实的味道。
四、古今交融的小城:交通便利,好人辈出
隰县古称隰州,隋朝时就用 “隰” 字命名,至今已有 1400 多年历史。县城中心的鼓楼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四方匾额写着 “三晋雄邦”“河东重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正在维修,再次开放会是青灰色的崭新模样。
现在的隰县交通特别方便,瓦日铁路、呼北高速、霍永高速穿城而过,2024 年瓦日铁路客运列车开通后,从隰县去太原不用再转三趟车,睡一觉就能到。
除了小西天和鼓楼,城南乡的七里脚千佛洞石窟也是国保单位,北魏、唐初的造像和金代题记共存,让人感受时空交错的神奇。
这里还是 “中国好人县”,就像《诗经》里 “隰有荷华” 描述的那样,好人现象蔚然成风。
不管是景区里主动帮忙的志愿者,还是梨园里热情教游客摘梨的果农,都让人感受到这座小城的温暖。
隰县的故事,是黄土高原上的奇迹,是千年文脉的传承,更是普通人数着日子过出来的好日子。
冬去春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即将再现,如果你想找一处既有历史底蕴,又有田园风光的地方,不妨来隰县走一走,看看悬塑、尝尝香梨,感受这座小城的真诚与活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